红氍毹,也称红毹,是旧时戏曲表演的一方红毯。红毹之上,是悲欢离合的百姓故事与帝王将相的历史传奇。红毹之外,是创作者的才思泉涌与研究者的凝神聚气。台里台外、场上案头,便构成了一条通往梨园生命镜像的艺术路径。文集之上篇,聚焦戏曲音乐的理论研究,关涉三个层面的话题与思考:其一为戏曲音乐的当代话语体系建设。这是在当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研究方向下,以戏曲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探索。其中既包括话语体系建构中有关“现代转向”“结构要素”“方法路径”三个基本命题的理性思考,也涉及戏曲声乐演唱、器乐创作、流派唱腔等有关创作与表演美学和文化价值的分析总结,以及戏曲音乐评论的时代话语建构等问题。其二是戏曲音乐的史学研究,涵盖京剧唱片、早期曲本、音乐文论以及群体成就等多个研究视角。其三是对地方声腔与剧种音乐的个案研究,以苏鲁豫皖地区流行的姑娘腔、拉魂腔、柳琴戏为具体考察对象。作为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的研究人员,对前海学派的关注与研究便自然而然成为我的分内事。张庚先生称自己“不懂音乐”,却以理论家的视点与高度为新中国戏曲音乐改革事业指出方向。2021年去世的郭汉城先生,与张庚先生并肩同行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他们带领前海学派建构起中国戏曲理论的现代体系。如今依然健在的百岁老人萧晴,见证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风雨70年,其人生经历与学术贡献值得用虔诚的心境去做点滴记录。近几年,随着我主持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戏曲前海学派学术史整理与研究”的不断推进,我对这个学术群体的认识也逐步走向深入。由人及物,从资料到理论,不断引发我对前海学派学术传统继承与创新问题的思考。上述种种,汇集成中篇之面貌。下篇是围绕戏曲剧种建设和舞台演出实践所撰写的理论与评论文章。其中有对新时期以来现代戏成绩和问题的思考,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点对新中国戏曲发展的整体回顾,有对戏剧节、艺术节的观察与述评,还有对梆子腔剧种、湖南花鼓戏的学术考察,以及对评剧、京剧等新创剧目的艺术评论。林林总总,反映着这些年我的研究视野和兴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