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诗史论衡
从“微雨”到“古钟”——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诗中的象征主义(002)
论《野草》对于中国新诗的艺术贡献(029)
论戴望舒诗歌在1930年代的转变(049)
论《现代》诗歌之于中国新诗的意义(073)
现代诗意的多向求索——论卞之琳、何其芳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090)
从诗形到诗质的探求——论林庚、废名等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118)
“粗暴的抱不平的歌者”——普罗派诗歌的再认识(146)
第二辑 现场观察
“只有大海没有倒影”——论汤养宗的诗(170)
新诗写作疆域的开拓——论臧棣的“系列诗”(182)
重构女性与世界的关系——翟永明《女人》组诗简论(195)
先锋的守夜人——论余怒的诗(202)
心灵瞬间和时代脉搏的互证——论刘登翰的诗(213)
沉入词语,升华诗想——评杨健民诗集《拐弯的光》(225)
“拽紧”与“松开”——读缪克构的诗歌近作(231)
全方位张扬艺术个性——读苏忠的散文诗(236)
“向后”的精神行旅——读苏忠的诗(240)
纯棉一样的轻逸美学——读叶来的《纯棉》(244)
重新获取爱和自然——读林宗龙的《雨的变奏曲》(249)
话语的滑行和诗意的涣散——读立扬的《晨雾》(253)
这一代人的梦和痛——读焦窈瑶和陈云昭的诗(257)
第三辑 周边视野
现象批评、文本细读和理论概括——论孙绍振新诗研究的三个向度(262)
现代汉诗的本位寻求——论王光明著《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274)
文学批评的底气、地气和锐气——重识李长之的当代意义(286)
从外在参照到内生血肉——百年新诗视野中的歌谣资源(292)
文学场与政治场相互借力——论早期新诗的政治话语(303)
早期新诗话语场域中的“小诗”——以冰心为考察中心(317)
抒情姿态的变化——现代汉诗与民生关系的一种考察(332)
文类焦虑、文本策略和理论野心—— “在场主义散文”刍议(344)
想象历史的另一种方式——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简论(356)
民族身份文化叙事文类意识——论钟红英的散文(362)
与其空洞命名,不如潜心诗艺——我看“第四代诗歌”(371)
“诗歌朋友圈”:机遇与挑战(376)
文类秩序与现代经验相生互动——以福建当下散文诗写作为例(379)
沉寂时代的叙事话语——评本期小说专号(385)
学术简表(389)
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