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析
1.1 粮食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1.1.1 成本收益
1.1.2 成本结构
1.1.3 成本变化特征
1.2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1.2.1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的理论基础
1.2.2 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意义
1.2.3 测算方法和数据
1.2.4 测算结果
第2章 公共农业科研体系创新能力评价
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实证计算与结果分析
2.3.1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区域优劣差异比较分析
2.3.2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劣排序比较分析
2.3.3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排名格局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公共农业科研机构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3.2.1 投入与产出变量
3.2.2 影响因素变量
3.2.3 其他控制变量
3.2.4 数据来源及说明
3.3 模型结果分析
3.3.1 假设检验及模型选择
3.3.2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分析
3.3.3 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公私部门农业科研合作
4.1 我国公私农业科研合作的发展历史
4.2 近年促进公私部门科研合作的相关政策和举措
4.2.1 公私部门联盟
4.2.2 设立针对私人部门的创新引导专项(基金)
4.2.3 财务管理改革促进公私部门人员交流
4.2.4 公共部门科技成果处置、收益权改革
4.3 公私部门农业科研合作主要模式
4.3.1 政府为私人部门提供研发补偿
4.3.2 技术服务或专利转让
4.3.3 合作研发与合资
4.3.4 行业内或行业间研究联合会
4.3.5 双边和多边研发联盟
4.4 小结
4.4.1 私人部门参与科研合作的意义
4.4.2 农业领域私人部门科研投入现状
4.4.3 促进私人部门参与农业科研政策思路
第5章 美国农业科技政策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5.1 美国农业科技政策变迁
5.1.11 980年之前:政府投资农业科研,注重技术推广
5.1.21 980—1993年:构建鼓励私人企业投资农业科研制度体系
5.1.31 993—2013年:将重点研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5.1.4 近期科技政策发展趋势
5.2 政府部门改革
5.2.1 机构改革
5.2.2 体制改革
5.2.3 经费改革
5.3 对我国科研政策的反思
5.3.1 科技政策最应该关注什么?由谁来制定?
5.3.2 协调一致、战略先行是形成科学决策体系的关键
5.3.3 如何平衡技术供给与扩散的关系
5.3.4 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模式创新相结合
第6章 农户技术服务供需调查
6.1 调研方案设计
6.2 农户样本基本特征
6.3 果农技术需求和获得情况
6.4 生产性服务机构情况
6.5 小结
第7章 基于数字技术的社会化服务案例
7.1 农业生产托管的增量收益
7.2 F公司技术与作业服务案例分析
7.2.1 服务网络
7.2.2 服务内容和方式
7.2.3 盈利渠道
7.3 依靠数字技术社会化服务的优势和特点
7.3.1 技术服务的经济价值
7.3.2 服务成本和风险控制
7.3.3 技术的乡村语言转换
7.4 结论与讨论
第8章 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农业变革
8.1 颠覆性创新理论的由来与演进
8.2 农业颠覆性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8.2.1 农业发展史上的颠覆性技术及其特征
8.2.2 中国农业为什么需要颠覆性技术
8.2.3颠覆性技术将给破解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带来巨大希望
8.3 未来十年中国农业领域颠覆性创新的可能性
8.3.1 合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育种技术
8.3.2 以微生物组学为基础的农业生物质工程
8.3.3 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农业
8.4 基于农业颠覆性技术特征的促进政策
8.4.1 重视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
8.4.2 鼓励公私部门合力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8.4.3 打通创新价值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