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测度及规制机制研究》(14CGL043)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已结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与经济发展和百姓生计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关系复杂,利益多元,已成为当前继农产品质量安全、土地征用和农民权益保障以及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供给等农村社会治理问题后亟待解决的新难题。“天下之治始于县”,作为国家权力机构末梢的基层组织和治理单元,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述“接天线”和“接地气”的“纽结”,亦是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主阵地。因此,县域层面采用有效的规制手段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既是现实的迫切要求,也是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应有之义。本研究借助环境联邦主义、外部性与空间自相关、规制与政策工具等理论,利用调查分析、静态面板模型、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扎根探索式分析等量化及质性方法,基于2000-2018年561个样本县域面板数据以及农业生产者深度访谈数据对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及规制路径进行多维研究。首先在文献及理论基础梳理中论证本研究价值,架构研究路径;其次分析农业面源污染源态势及规制机理,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演变中探寻农业面源污染县域规制逻辑;然后分别从空间、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农户行为动机层面实证检验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关键影响因素;最后在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工具适用及应用研究基础上,将规制工具与由关键影响因素勾勒出的县域情境相拟合,设计县域农业面源污染动态规制体系,并为该体系的运行设计保障路径。本研究至少具有以下方面的政策启示:落实农业面源污染县域治理。首先应全面整合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县域治理权责,以完善的法治促使农业生态质量提升;其次财政政策逐步向县域倾斜,向农业环保工程及污染防治等倾斜;把农业绿色生产率指标列为县级政府业绩考核标准,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态绩效纳入干部考核范围,控制各类可能的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路径。县域政府应精心设计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工具,提升农业面源污染规制能力。一方面,要结合县域情境选择合适的规制工具,另一方面规制工具的采纳应与“三农”持续深化改革相配合,避免政策冲突或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