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从水运网的补充到主干:
大运河的生命史
节 上古时期河湖环境与水运网络 003
第二节 水网改良与修补:运河的出现 009
(一)吴越与长江以南运河的建设 009
(二)吴魏与长江以北运河的建设 021
第三节 黄河南摆与平原水运网的破坏和重建 027
(一)黄河与先秦华北平原水网 028
(二)黄河南摆与华北水网的残破 029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水网的重建 033
第四节 以运河为主干:隋唐以后的平原水运网 043
(一)黄河东流时代的隋唐大运河 043
(二)黄河南流时代的京杭大运河 050
(三)黄河与运河关系的总结 073
第二章 生命线:
大运河与帝国兴亡
节 帝都: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 079
(一)黄河漕运之险:从长安到洛阳 080
(二)许都、邺城与运河水运网络 085
(三)“天子逐粮”:从长安到洛阳 087
(四)帝都运河时代的开启:开封 091
(五)运河的两端:北京和杭州 093
第二节 漕赋征解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099
(一)户籍制度与基层控制 099
(二)郡县制度与地方控制 102
(三)行政层级:朝廷与地方关系演变的关键 105
(四)对基本经济区的控制:以唐宋转运使为例 108
第三节 防卫的后盾:支援北方防线 116
(一)秦汉西北边防与运河漕运 117
(二)隋唐北方边防与运河漕运 119
(三)北宋北方边防与运河漕运 122
(四)明朝北方边防与运河漕运 123
第四节 命运咽喉:漕运不继与帝国崩溃 126
(一)汴河漕运断绝与大唐帝国的崩溃 127
(二)海运断绝与元帝国的崩溃 129
(三)漕粮运输线与晚清局势 131
第三章 物质流动之主轴:
大运河在国内外市场网络中的地位
节 大运河与陆海丝绸之路的连接 145
(一)大运河与丝绸 146
(二)大运河与陶瓷 150
(三)大运河与茶叶 154
第二节 大运河与华南、岭南、西南的连接 159
(一)五岭通道与“京广大运河” 159
(二)南钱北运 165
第三节 运河沿线的商帮 174
(一)洞庭商帮 175
(二)山西商帮、陕西商帮 178
(三)徽州商帮 182
第四节 商业城镇的兴起 187
(一)菏济沿岸城市——定陶、昌邑 187
(二)通济渠(汴河)沿岸城市——洛阳、开封 189
(三)邗沟沿岸城市——扬州、淮安 196
(四)江南河沿岸城市——杭州、苏州 203
(五)会通河沿岸城市——临清 213
(六)南运河沿岸城市——天津 217
(七)通惠河、北运河沿岸城市——北京(含通州) 223
(八)浙东运河沿岸城市——宁波 227
第四章 文化交流融合之主轴:
大运河与南北中外社会文化的交流融合
节 诗词之河 235
(一)诗之河 235
(二)词之河 265
第二节 艺文之河 282
(一)元曲之河 282
(二)明清小说之河 284
第三节 科举和宦游之河 289
(一)科举之河 289
(二)宦游之河 295
第四节 对外交流之河 299
(一)东洋诸国 299
(二)南洋、西洋诸国 302
第五章 稳定的代价:
生态与财政的巨大成本
节 收起迈向海洋的脚步 309
第二节 河淮困境:避黄夺淮、逼淮敌黄 312
第三节 国之漏卮: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 322
第四节 走进近代:运河的衰落与海运、铁路近代化 328
第六章 运河的新生
节 运河航运的恢复 335
(一)清末民国时期 335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338
第二节 大运河文化遗产 345
(一)世界文化遗产 345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 351
第三节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355
(一)大运河文化带 355
(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358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