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体格局
一、以儒学为主干
(一)儒墨异同及墨家的局限
(二)儒法的差异及法家的偏执
(三)儒学的优势
二、儒释道互补
(一)道家的特点
(二)佛教的影响
第二章 人格修养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上)
一、人格修养的意义
(一)道德是人与禽兽的根本区别
(二)道德修养是成就外在事功的先决条件
二、人格修养的潜力
(一)为仁由己
(二)人皆可以为尧舜
(三)涂之人可以为禹
三、人格修养的目标
(一)以仁义礼来修身
(二)成就理想人格
四、人格修养的路径
(一)好学力行
(二)学思结合
(三)积习渐染
(四)师法之化
第三章 人格修养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下)
一、对义与利的取舍
(一)先义后利重义轻利
(二)见利思义以义制利
二、对外界评价的认知
(一)重视外界评价
(二)豁达看待外界评价
三、对人生境遇的觉解
(一)以“时”的视野理解人生境遇的变化流转
(二)与“时”俱进
(三)知天命尽人事
四、对生死价值的反思
(一)生死自然
(二)死而不朽
(三)珍惜生命
第四章 社会关爱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一、社会关爱的情感根基
(一)仁者爱人
(二)忠恕之道
二、人际交往的具体规范
(一)亲子关系
(二)君臣关系
(三)朋友关系
(四)一般人际关系
三、中庸之道的适度调节
(一)中庸是恰到好处
(二)达致中庸的关键:时中
第五章 家国情怀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一、以群为重心忧天下
(一)将人视作“群”的存在
(二)倡导为群体做贡献
(三)寓个体价值于群体价值之中
二、以民为本济世安民
(一)视民心向背为政权稳固的根基
(二)以民为本的政策导向
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
(一)“和”的渊源与实质
(二)人伦关系中的显现
(三)政治理念中的表达
第六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一、明代中叶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二、辩证看待中华传统价值理念的多元影响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