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视角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证据资格之争
——兼对美国法比较研究
一、如何界定“社会科学证据”?
二、社会科学证据是科学证据吗?
三、社会科学知识是常识还是专门知识?
四、社会科学知识可以作为证明意义上的“证据”吗?
第二章 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法中面临双重危机
一、社会科学证据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广泛存在
二、司法实践的合法性危机
三、司法实践的正当性危机
四、社会科学证据的身份危机
第三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理论基础
——对司法证明理论的反思性分析
一、证明方法的匮乏及其外延拓展
二、司法证明的认识论转型:从确定式证明到似真性证明
三、论证式司法证明观之倡导
四、事实证成的程序面向
五、社会科学证据的“规范性”身份
第四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制度基础
——专门性问题解决方法的整合模式
一、现行法“专门性问题的解决”的分散模式
二、整合模式的实现路径
三、以证明指向为核心的多元证明方法体系之倡导
四、整合模式下社会科学证据的证明指向
第五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可靠性检验
一、社会科学证据的可靠性争议
二、从可靠性检验到对质权保障的规范转向
三、对质权标准是最后的胜利吗?
四、社会科学证据的可靠性之我国实践与展望
第六章 整合模式下专家辅助人角色与功能的制度延伸
一、专家辅助人的“双重危机”
二、摆正专家辅助人的位置:解决双重危机的教义学路径
三、鉴定人与专家证人的融合抑或转变?
第七章 社会科学证据的证明力偏见与矫正机制
一、社会科学证据的潜在偏见
二、社会科学专家意见的“质量控制”
三、矫正偏见的程序性机制
四、法官审酌证明力的自由与限度
五、警惕技术专业主义对事实认定的侵蚀
第八章 社会科学证据在司法证明中的具体运用
一、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的社会科学证据
二、事故调查报告的司法证明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