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民事主体与诉讼当事人的分离与衔接
一 民事主体与诉讼当事人的统一性
(一)民事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统一性原理
(二)当事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分离的现象
二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的分离与衔接
(一)胎儿
(二)死者
三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的分离与弥合
(一)设立中的法人
(二)清算和破产阶段的法人
(三)法人超越目的范围的行为
四 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的分离与弥合
(一)“非法人组织”与“其他组织”的不一致性
(二)若干特殊组织的权利能力与当事人能力
第二章 民法典中证据规范的配置及其适用
一 证据规范及其立法配置的模式
(一)证据规范的类型与逻辑构成
(二)证据规范的立法配置模式
(三)民法中配置证据规范的意义
二 我国立法中证据规范配置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诉讼法中对证据规范配置的现状
(二)我国《民法典》中证据规范配置的现状
三 《民法典》中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优化解释
(一)“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概念分立
(二)证明责任分配的理念
(三)证明责任分配标准的选择
(四)对《民法典》中证明责任分配规范的优化解释
四 《民法典》中其他证据规范的配置情况
(一)《民法典》中的证明方法规范
(二)《民法典》中的证明评价规范
(三)《民法典》中的证明标准规范
(四)《民法典》中的证据方式规范
第三章 “诉讼债权”的理论建构与法律适用
一 债权理论的缘起及其应用领域的扩张
(一)债权理论的缘起与扩张
(二)债权理论引入诉讼法领域的可行性
二 诉讼债权区别于私法债权的理论特质
三 诉讼债权的生成机理与主要类型
(一)公法性质诉讼债权的法律生成
(二)私法性质诉讼债权的法律生成
四 诉讼债权理论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有助于促进程序保障理论的实质化
(二)有助于促进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协同实施
(三)能够为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完善提供更优的理论基础
五 结语
第四章 民法典中请求权竞合条款的实施策略
一 民法典实施中请求权竞合的复杂形态
(一)民法典中“请求权”的含义
(二)民法典时代请求权竞合现象的复杂化
二 民法典对请求权竞合解决的有限回应
(一)民法典中的请求权竞合解决条款
(二)民法典对请求权竞合问题回应的不足
三 解决请求权竞合的实体法思路
(一)大陆法系民法的请求权竞合学说
(二)各国处理竞合的判例实务
(三)我国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
(四)《民法典》中的请求权竞合条款在实施中的困境
四 解决请求权竞合的程序法思路
(一)大陆法系的诉讼标的理论
(二)大陆法系的诉的合并理论
(三)英美法系的诉因选择理论
五 《民法典》实施中请求权竞合问题应对策略的展望
(一)对《民法典》第186条的优化解释
(二)前述解决方案的优越性
第五章 非讼事件的范围扩张及立法应对
一 非讼程序的理论认知与立法演进
(一)非讼程序的理论认知
(二)中国相关立法的发展演进
二 非讼事件与非讼程序的比较法考察
(一)以特别规定的方式,将非讼程序融于诉讼程序之中
(二)非讼事件单独立法,更有效地发挥实施实体法的功能
(三)民事司法程序的分离与分解趋势
三 民法典与非讼事件法的协同
(一)民法典的实施对非讼程序的需求
(二)民法典与非讼事件法的协同思路
四 非讼事件扩张与程序法的应对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