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厘定五代著述著录、考证原则,制定了凡例。如将著录时限严格限定为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间,在分类上,则主要参考《新唐书·艺文志》,略作变通,分为四部三十六类。 第二,除佛道二教著述外,剔除了前人八种五代艺文补志因断限宽泛而兼收、或因考证有误而误收的著述之后,共收录五代著述871种,其中存69种,残存16种。同时,广搜博采,新增八志都没有收录过的85种著述。文后附有简目。 第三,五代著述资料浩繁,因篇幅所限,仅选取经史子集四部100种书籍作为举例,进行详细考证。 第四,在全面考索五代著述的基础上,对五代学术总体风貌也做了初步探讨。提出五代学术现象具有三个突出特征即实用性、功利化、兼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