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从属于“话语·观念·建筑研究论丛”系列) 建筑教育接纳包豪斯教学法可以视为教学方法从古典向现代转变的一个指标。作为培养艺术和手工艺才能的通识课程,包豪斯初步课程于1930年代末被移植到美国的建筑院校中。它所包含的材料和抽象形式的训练很快被吸纳到建筑基础教学中,并替代了原有的布扎方法。然而这种发散的视觉训练源自于移民包豪斯艺术家的教学,因而要经历一个转化以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需求。中国的大学建筑教育属于西方的舶来品,因而不可避免要经历一次和美国类似的教学转型的过程。但因为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有着不同于美国的阶段划分和本土特征。1950年代初以前,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建筑系都先后接触到包豪斯的影响,但这一短暂的探索在1950年代之后受社会、政治环境的阻碍,基本停滞。包豪斯初步课程的第二次全面影响是1980年代初开始流行的“三大构成”。“构成”教学的兴起对当时布扎模式的窠臼形成冲击,但其和建筑基本知识的脱节也逐步暴露。因而“构成”也经历了一个从纯粹形式到有限定条件的空间/形式训练的转换,这一点和包豪斯在美国的变迁非常类似。 本书把包豪斯初步课程在中美两国建筑教育的变迁视为一个跨文化的现象。通过对“基本设计”在美国建筑教育形成和历史沿革的梳理,归纳出三种延续包豪斯方法的方式。随后,转至“构成”在中国建筑教育的历史研究,着重分析了同济和清华两所建筑系基础课程的变迁,并揭示出在两次引入包豪斯方法的过程中,布扎传统仍发挥潜在影响。最后, 本书针对中美建筑教育接纳包豪斯初步课程历史进程中的一些指标进行了比较,包含转变的时间跨度、教学法渊源以及学术主张。研究指出两国所共存的一个由包豪斯视觉原则向建筑空间/形式认知的知识转换,但又有着迥异的实现途径。 通过比较,本书认为包豪斯初步课程在建筑教育的传播是实践现代主义教学的中间性阶段。但其未能把对应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形式原理进一步清晰化。中美比较的结论亦说明包豪斯传统在中国的实现属于一个逐步演进的模式。本书同时对建筑训练中的视觉感知培养和其教学提供了一个批判性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