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七岁即善书,师从卫夫人,学张芝、钟繇,并从蔡邕、张昶、李斯等处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博采众长,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开创了妍美流畅的一代书风。王羲之虽然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但真迹现在已无法见到,传世的所谓的王羲之墨迹,诸如《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序》等,其实只是唐人的钩摹本而已。《圣教序》字数较多,以行书为主,兼及楷书和草书,我们的常用字此碑大多都有,虽为集字,但风格一致,是学习行书的好范本。《圣教序》原是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和太子李治作记的一篇碑文,内容是表彰玄奘法师不畏千险万难从印度取经的精神。皇帝亲自作序,要刻石立碑,自然要请名家来写了。唐太宗很喜欢王羲之的字,但王羲之早已不在人间,怎么办?于是唐太宗把内府珍藏的王羲之行书墨迹精品拿出来,由和尚书家怀仁缀集。也由于是集字,所以一些相同的字也许是找不到较多王字墨迹的缘故,有雷同之欠,有点欲变而不知变的味道。本书稿从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对该碑进行了解析,指明了临习的门径,并对临习中毛笔的选择提出建议,同时作者将自己的临池感悟呈现出来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