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灏(1937—2022),原籍安徽省滁县(今滁州)。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哈佛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史华慈。曾担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特别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述有《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张灏自选集》《时代的探索》等,也是《剑桥中国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译者崔志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1—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9年7—8月英国学术院访问学者;2009—2010年韩国高等教育财团(首尔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晚清史、中美关系史和中国近代人物思想研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多半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另著有《梁启超》《蔡元培》《近代中国的多元审视》《当代中国晚清政治史研究》《美国与晚清中国》等。葛夫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近代史研究》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军人才。曾赴瑞士洛桑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法兰西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访学。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法关系史、中外关系史。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多篇论文。著有《中法教育合作事业研究(1912—1949)》《法国与晚清中国》《中法关系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