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借用与历史层次 潘悟云
《型世言》27回的吴语对话是哪里的方言?——兼论吴语词汇史研究 汪维辉
从“满汉兼”子弟书看清代初期的语言接触 竹越孝
着力开拓海外汉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兼谈海外吴语方言与文化研究的关注点、考察点和方法论 汤志祥
内生性变化还是接触的结果? 凌锋、李俭
特字的地理分布近乎词汇还是音韵? 黄河
简评司马侃《现代上海口语音韵学》 游汝杰
吴闽方言连读变调的类型及其历史溯源 岩田礼
入声韵尾遗留初探 太田斋
日朝最古层汉字音所反映的上古方音札记 远藤光晓
Where Did the Rù Tone Go? Examining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Běijīng——李汝珍和黎锦熙对北京话入声的记录和整理——对照和比较 Richard VanNess Simmons 史皓元
苏州、宁波话舌尖圆唇元音的来源及其相关问题 陈忠敏
吴语“鱼”的口语音 陶寰
仙居方言同音字汇 胡方
一代移民的上海方言声母塞音 VOT特征的习得研究 平悦铃
吴语中宕江摄入声字的读音及其历时含义 郑伟
《弦索辨讹》与《度曲须知》所见苏州方言的卷舌声母 史濛辉
闽东区方言的{男阴}义词及其相关的词语 秋谷裕幸
连城客家话亲属的合称 项梦冰
泰兴方言“个VP”问句研究 顾黔
痴傻义“呆”的音义分合与时空分布——兼论“呆板”的审音问题 盛益民、刘丹青
上海方言动词“话”“讲”“说”的共时与历时研究——以19—20世纪方言史料为中心 王一萍
吴语毗陵小片助词“到”“则”连用现象考察 曹晓燕
汉语焦点标记词“是”的分合与特点——兼论强调义“是1”和确认义“是2”的辨析 刘林
山西文水话中的趋向补语“过来”及其与“动间”的异同 刘艳
石汝杰研究论著目录(1983—2022)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