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阿斯伯格于1944年提出“自闭性精神病态”,形容儿童身上某些社交退缩的特征,成为首批引入“自闭症”作为独立诊断术语的内科医生之一。他因提倡为精神缺陷儿童提供个性化照护,认同他们的潜能和独特性,而被誉为“仁慈,富有同情心”。 不过,能得到精心照料的儿童必须对纳粹第三帝国声称的“民族共同体”有“价值”。被阿斯伯格和同事认定为“缺陷严重”“无可救药”的孩子,将被关进收容所严加看管,甚至被送往斯皮格朗地——帝国时期第二大儿童谋杀地,有789名儿童在此遇难。 本书引用最新披露的战时档案,配合冷静却扣人心弦的叙事语言,逐渐揭开纳粹的“诊断式统治”是如何塑造阿斯伯格对自闭性精神病态的定义。这段历史将动摇我们对自闭症的固化想象,这个诊断并非一经提出就完全成形,而是在国家、社会、医学的价值判断中,一步步演化而成,了解这一点将帮助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