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

定 价:¥69.00

作 者: 杨洪源 等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2807669 出版时间: 2022-10-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伴随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思想的世界文明观,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由此,从历史高度、思想广度、表达深度等方面,对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作进一步的凝练和提升,以适应并促进它更为广泛的传播,进而引领时代发展方向与人类进步潮流,成为一个大势所趋的新课题。本书从理论渊源、形成过程、核心理念、内在逻辑、话语革命、经验依托、道路参考、文明使命、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作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释,以此呈现它的世界历史意义。

作者简介

  杨洪源,1989年7月生,河北黄骅人,2005—2015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共产党巡视理论研究中心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文献研究。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与比较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建构——“1857—1858年手稿”研究》《导读——从思想论战中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再研究——思想论战与新世界观的呈现》等多部专著,合著3部,参与编著5部,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光明日报》等权威和核心报刊上发表文章7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其他省部级课题6项。曾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2018)、首届“贺麟青年哲学奖”(2017)、第二届“贺麟青年哲学奖”(2019)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21)等。本书其他作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均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具有比较扎实的学术功底。

图书目录

导言深化对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文明的理解与把握001
第一章作为文明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理论渊源001
一坚实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002
二深厚的文明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011
三独特的实践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实践的总结与升华018
第二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生成与文明逻辑029
一解答时代之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出场029
二洞察时代之变:打造“五大方面”的总体布局036
三回应时代之需:建设“五个世界”的总体路径043
四引领时代之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逻辑052
第三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逻辑060
一维护人类进步的普遍利益是共同体的内在要求060
二承担文明发展的时代责任是共同体的应有品格073
三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命运是共同体的高度自觉081
第四章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及其文明话语革命091
一相互依存理念与“西方中心论”的结构性超越092
二命运与共理念与“文明冲突论”的系统性批判097
三合作共赢理念与“国强必霸论”的总体性解构103
第五章坚持胸怀天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经验依托109
一始终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109
二站在历史正确和人类进步的立场上119
三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人类文明作贡献128
第六章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参照139
一人类文明视野下的中国式现代化140
二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145
三共同富裕的现代化150
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55
五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59
六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63
第七章为世界谋大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使命169
一世界文明危机变局及其破解之道169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使命175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繁荣使命181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使命189
第八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197
一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197
二发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209
三共享人类文明共生共荣的中国之道216
第九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225
一个人与共同体关系的揭示225
二世界历史形成和发展的把握231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开创237
注释243
参考文献266
后记272
出版后记274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