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1.2.1 同位素与同位素水文学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
1.2.3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7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0
2.1 总体地理概况 10
2.1.1 地质构造 10
2.1.2 地貌特征 11
2.1.3 气候特征 11
2.1.4 土壤特征 12
2.2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 13
2.2.1 中天山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14
2.2.2 基于LUCC的中天山时空变化特征 16
2.3 水文水资源特征 19
2.3.1 地表径流水资源 19
2.3.2 天山冰川水资源 22
2.3.3 天山积雪水资源 23
2.3.4 天山地表水资源的变化 24
2.3.5 水储量变化 27
第3章 样品采集测试及研究方法 29
3.1 采样的前期准备和要求 29
3.1.1 采样方案的制定 29
3.1.2 采样设备及采样材料 30
3.1.3 样品采集的常规方法介绍 33
3.2 样品的采集方法介绍 38
3.3 样品的测试方法 39
3.3.1 水体化学的测试 39
3.3.2 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测试 39
3.4 主要研究方法介绍 41
3.4.1 同位素水文学研究方法 41
3.4.2 水化学研究方法 42
3.4.3 水汽来源分析方法 44
3.4.4 气候变化研究方法 45
第4章 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 50
4.1 气候基本特征 50
4.2 气温变化特征 53
4.2.1 气温年际变化趋势 53
4.2.2 气温年际周期变化特征 61
4.2.3 气温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 73
4.3 降水变化特征 76
4.3.1 降水年际变化趋势 76
4.3.2 降水年际周期变化特征 84
4.3.3 降水变化趋势和突变点分析 98
4.4 本章小结 100
第5章 天山山区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 102
5.1 天山山区冰雪融水水化学特征 102
5.2 天山山区降水水化学特征 104
5.3 天山山区地表水水化学特征 105
5.3.1 河流水化学基本特征 105
5.3.2 河水水化学的年际空间变化 109
5.3.3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 117
5.3.4 河流水化学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 119
5.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122
5.4.1 地下水水化学基本信息 122
5.4.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124
5.4.3 地下水水化学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 126
5.5 本章小结 128
第6章 天山山区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特征 130
6.1 天山山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130
6.1.1 降水δ18O的时间变化 132
6.1.2 降水δ18O的空间变化 136
6.1.3 大气降水线 138
6.1.4 温度与降水δ?18O和氘盈余 139
6.1.5 降水δ18O与温度 143
6.1.6 降水??18O与降水量 145
6.1.7 降水??18O与高程 147
6.1.8 氘盈余的空间变化 149
6.1.9 降水氘盈余的时间变化 150
6.1.10 蒸发对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152
6.2 天山山区冰雪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155
6.3 天山山区地下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159
6.3.1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59
6.3.2 开都河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61
6.3.3 阿克苏河流域地下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63
6.4 天山山区地表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164
6.4.1 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65
6.4.2 天山西部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67
6.4.3 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68
6.4.4 开都河流域地表水稳定同位素特征 170
6.5 本章小结 172
第7章 天山山区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 173
7.1 阿克苏河径流组分特征 174
7.1.1 河水稳定同位素浓度过程线特征 174
7.1.2 基于多元混合模型质量守恒法的径流分割 176
7.2 开都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178
7.2.1 河水稳定同位素浓度过程线特征 178
7.2.2 基于多元混合模型质量守恒法的径流分割 179
7.3 天山南北典型内陆河同时期径流组分对比分析 180
7.3.1 不同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 181
7.3.2 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184
7.4 提孜那甫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185
7.4.1 河水稳定同位素浓度过程线特征 185
7.4.2 基于多元混合模型质量守恒法的径流分割 186
7.5 天山及邻近内陆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88
7.6 本章小结 192
参考文献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