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 简介和理论
第 1 章 高技能移民现状
论点
高技能移民的意义和背景
高技能移民的意义
高技能移民的背景
偏好、制度、联盟和政策
高技能移民政策指标
本书的依据和框架
【参考文献】
第 2 章 高技能移民政策与联盟
高技能移民政策的政治经济框架
趋同与差异
假设
主体与偏好
本土高技能劳工
本土低技能劳工
高技能行业
低技能行业
不同主体之间的联盟
A 组:高技能劳工 低技能劳工 vs. 资方
B 组:高技能劳工 资方 vs. 低技能劳工
C 组:低技能劳工 资方 vs. 高技能劳工
高技能移民开放性弱化因素——劳工市场组织和政治代表
劳工市场组织
政治代表
假设
框架建议
政策变化
其他解释
结构性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 3 章 高技能移民政策测评
高技能移民的定义
构建指数
方法
子类别的分类依据
“最优”政策?
排名和指数问题
高技能移民政策排名
分类:准入机制与工作许可证权利
研究结果
政策变化
随时间变化(2007—2012)
方法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法国、德国、瑞典、英国和美国的比较分析
第 4 章 德国和瑞典的政府、工会和雇主概况
德国
劳工移民史
综述
1990 年《工作居留条例》(AAV)
1998 年《关于移民劳工招募禁令例外情况的新法令》
(ASAV)
2000 年绿卡
2002 年和 2003 年失败的提案
2004 年移民法
2009 年《劳工移民控制法》
2012 年修订的德国《居留法》
瑞典
劳工移民史
综述
2001 年的紧张局势和放宽移民政策的努力
2003 年移民委员会
2006 年新委员会报告
2008 年移民法
2008 年之后
比较分析及结论
【参考文献】
第 5 章 英美协会的游说
英国
劳工移民史
综述
1991 年引入两级工作许可证制度
2000 年工作许可证制度改革(紧缺职业清单)
2002 年高技能移民计划的实施
2002 年工作许可制度改革(紧缺职业清单的变更)
2006 年积分制(PBS)
2006 年高技能移民计划新积分制
2011 年杰出人才签证
美国
劳工移民史
综述
《1990 年移民法》(IMMACT)
《1998 年美国竞争力和劳动力改善法》
《2000 年美国二十一世纪竞争法》(AC21)
《2004 年 H-1B 签证改革法案》(《2005 财年综合拨款法案》)
《2006 年综合移民改革法案》(《肯尼迪 - 麦凯恩法案》,CIRA06)
《2007 年综合移民改革法》(《哈格尔 - 马丁内兹法案》,CIRA07)
《2013 年边境安全、经济机会和移民现代化法案》(S.744)
2014 年之后
英国和美国雇主组织的差异
比较分析及结论
【参考文献】
第 6 章 法国国家和沉默的劳工市场主体
劳工移民史
综述
1998 年通知函
2004 年通知函
2006 年《移民和融合法》
2007 年修订的《移民、融合和庇护管理法》
2007 年关于设立法国国家技能与人才委员会的法令
2007 年之后
2014 年人才护照
比较分析及结论
【参考文献】
第 7 章 高技能劳工的政治代表权
各国经济危机和应对政策
德国
瑞典
英国
美国
比较分析及结论
【参考文献】
第 8 章 结论和政策影响
偏好、联盟和政策
法国、德国、瑞典、英国和美国的劳工市场组织和政治代表
政策影响
前行之路
【参考文献】
附录 A 类别说明 263
附录 B 国别说明 264
附录 C 1990—2015 年的政策变化 268
附录 D 访谈清单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