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1 研究方法 5
1.1 生理多导技术 5
1.1.1 皮肤电 6
1.1.2 心率 7
1.2 眼动技术 9
1.3 脑电技术 11
1.3.1 自发电位 12
1.3.2 诱发电位 14
1.4 磁共振成像技术 19
1.4.1 磁共振成像的生理学原理 20
1.4.2 磁共振成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2
1.5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 26
1.6 生物化学研究方法 33
1.6.1 神经递质检测方法 33
1.6.2 内分泌激素检测方法 35
2 身体结构与人格 39
2.1 体液说 39
2.1.1 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体液说 40
2.1.2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 41
2.1.3 艾森克的类型特质理论 42
2.1.4 血型观点 43
2.1.5 星座观点 45
2.2 体型说 47
2.2.1 克雷奇默的体格类型说 47
2.2.2 谢尔登的体型说 49
2.2.3 腰臀比与性别 49
2.2.4 体型认知 55
2.3 颅相学 57
2.4 手指2D∶4D理论 61
2.4.1 2D∶4D的性别差异 61
2.4.2 2D∶4D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联 66
2.4.3 不足与展望 68
3 外向性的生理基础 70
3.1 大脑结构 71
3.1.1 边缘系统 71
3.1.2 前额叶 73
3.1.3 眶额皮质 74
3.1.4 行为激活系统和行为抑制系统 75
3.2 大脑功能 76
3.2.1 皮质唤醒 76
3.2.2 体感活动 80
3.2.3 社会认知 82
3.2.4 运动知觉和反应 84
3.2.5 复合认知 87
3.3 神经递质和激素 90
3.3.1 神经递质 90
3.3.2 激素 96
4 神经质的生理基础 103
4.1 自主神经反应 104
4.1.1 呼吸频率 104
4.1.2 皮肤电反应 105
4.1.3 心血管反应 106
4.1.4 心率变异性 107
4.2 大脑结构 108
4.2.1 边缘系统 111
4.2.2 前额叶 113
4.3 大脑功能 115
4.3.1 负性情绪唤醒 115
4.3.2 情绪效价区分 118
4.3.3 奖赏敏感性 120
4.3.4 自我意识参与 122
4.3.5 三环节认知神经模型 124
4.4 神经递质和激素 125
4.4.1 多巴胺 125
4.4.2 5 羟色胺 126
4.4.3 γ 氨基丁酸 127
4.4.4 皮质醇 128
4.4.5 黄体酮 132
4.4.6 睾丸素 133
5 感觉寻求的生理基础 137
5.1 大脑结构 138
5.1.1 大脑不对称性 138
5.1.2 海马 140
5.1.3 杏仁核—眶额皮质 141
5.1.4 奖赏回路 142
5.1.5 认知控制回路 144
5.2 大脑功能 145
5.2.1 扩大—缩小理论 145
5.2.2 前注意 147
5.2.3 习惯化 149
5.2.4 趋近—回避动机理论 151
5.2.5 决策 155
5.2.6 记忆 161
5.3 神经递质和激素 163
5.3.1 神经递质 163
5.3.2 激素 170
6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生理基础 178
6.1 大脑结构 179
6.1.1 边缘系统 179
6.1.2 大脑皮质 184
6.2 大脑功能 191
6.2.1 情绪敏感性 192
6.2.2 情绪失调 197
6.2.3 认知失调 199
6.2.4 行为失调 201
6.3 神经递质和激素 206
6.3.1 γ 氨基丁酸 207
6.3.2 5 羟色胺 208
6.3.3 单胺氧化酶 209
6.3.4 性激素 210
6.3.5 皮质醇 215
6.3.6 甲状腺激素 218
7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生理基础 222
7.1 大脑结构 222
7.1.1 脑干网状结构 222
7.1.2 纹状体 223
7.1.3 楔前叶—右顶下小叶 224
7.1.4 前额叶 225
7.1.5 白质通路 228
7.2 大脑功能 239
7.2.1 情绪注意功能缺陷 239
7.2.2 注意保持能力下降 241
7.2.3 抑制控制能力低下 242
7.2.4 欺骗敏感性降低 244
7.2.5 道德感缺失 247
7.3 神经递质和激素 249
7.3.1 5 羟色胺 249
7.3.2 单胺氧化酶 250
7.3.3 睾丸素 253
7.3.4 催产素 255
7.3.5 甲状腺激素 257
参考文献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