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是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文献,比较系统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比现代教育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了1500多年。文章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短短数言,道尽了教与学的真谛诀窍。教学中晓喻学生,是引导而不强迫,勉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越俎代庖。可以让师生关系亲近融洽;让学生学习感到轻松自如;最后学生就会自己去深思求索,这就是“善喻”,即理想而成功的教学方法。既是辉耀两千多年的珍贵教学论遗产,也是当今教育工作者需要追求,却仍很难企及的教与学之理想境界。教学本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长,学习过程亦应是学生自动自觉的行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促进人的发展。儒家为学尤其注重“内求”,“十二字诀”与“和、易、思”的要求,继承了这一传统,紧紧抓住人性的根基,关注学生自然天赋和情性、情感、思维等人自身发展的问题。《学记》还揭示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学无止境”这四个字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一名教师,虽然充当着“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身份,但是他也并非全知全能。在教学活动之中,一名优秀的教师会在不断的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师生共同进步,这才是最让人满意的学习结果。“教学相长、学无止境”希望这本《学记智慧》可以让为师者在不断完善提升自己的同时可以去化学生那颗稚嫩的心、无明的心,同时也可以让后来者在不断精进学习后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