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戏剧艺术黑龙江地域戏曲流变史:中国北方戏曲的塞外播迁

黑龙江地域戏曲流变史:中国北方戏曲的塞外播迁

黑龙江地域戏曲流变史:中国北方戏曲的塞外播迁

定 价:¥118.00

作 者: 张福海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52038248 出版时间: 2022-12-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一部地域通史性质的戏曲史著,涉及的史料较为久远,且列有考古图片、戏曲曲谱,内容丰富。本书专章介绍了清代对东北实行“封禁时期”被流放到黑龙江地区的流人带来的戏曲艺术,以流人程煐创作的《龙沙剑传奇》为代表的“流人戏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独有的现象;考察了朱春产生的时间、演剧形式特征;记述了随着移民带来他们当地的艺术在黑龙江落地生根、成长壮大的过程;以此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史上很多重要的事件与黑龙江地区的戏曲活动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关系。可是,由于地区偏远,黑龙江一地的戏曲历史活动遂成为中国戏曲史上一段不为世人所知的“秘史”,所以本书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

作者简介

  哲学硕士,文学博士,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古典文学学会理事,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黑龙江卷)”首席专家。主要著作有《插图本中国戏剧史》《海派京剧简史》《中国近代戏剧改良运动研究(1902—1919)》《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超验世界的戏剧图景》《戏剧为上演而设》;任《辞海》(戏曲部分)、《美学大辞典》(戏曲部分)《大辞海》(戏剧电影卷)主要撰稿人。戏剧作品有昆剧剧本《南柯梦记》、话剧剧本《1945年以后……》。

图书目录

绪言中国戏曲史上隐而未彰的秘史1
第一编清代以前黑龙江地区早期戏曲形态(至1644年)
概说9
第一节先秦时期黑龙江地区三大族系的文化面容9
第二节夫余族宗教祭祀性质的“迎鼓”等歌舞剧表演14
第三节东夷民族变迁重组中乌洛侯的九弦箜篌16
第四节“海东盛国”:唐属渤海国的文明19
第五节登上历史舞台前的女真人的戏剧《逑侣》与《阿骨打刺虎》26
第六节女真立国和以征伐掠夺为特点的金源时期文化积累30
第一章渤海国时期的戏曲艺术40
第一节歌舞戏《靺鞨》41
第二节歌舞戏《踏锤》48
第三节关于渤海国歌舞戏艺术的评价50
第二章金源时期院本的演出活动及其史迹52
第一节金人的意识: 艺术优先于财富的掠夺52
第二节“院本”名称的由来60
第三节院本: 金源时期最高审美形式的创造77
第四节新文化建设中形成的院本形式特征97
第五节小结105
 
第二编清代流驻黑龙江地区的戏曲及其传播(1644—1911年)
概说111
第一节全国戏曲发展和变革大势112
第二节封禁政策下流人和流民的进入113
第三节封禁政策时期的戏曲活动118
第四节1840年之后的黑龙江社会状况120
第五节黑龙江地区的戏曲活动124
第三章清初及封禁时期戏曲活动(1660—1860年)126
第一节宁古塔地区的戏曲活动126
第二节齐齐哈尔的戏曲活动135
第三节其他地区的戏曲活动及其舞台遗址136
第四章流人的戏曲: 程煐和他的《龙沙剑传奇》140
第一节流人的戏曲活动140
第二节程煐和他的《龙沙剑传奇》148
第五章关于满族戏——“朱春”的研究163
第一节朱春产生的时间和背景163
第二节朱春的演剧形式169
第三节朱春的主要剧目172
第四节朱春出演的缘由、表演、音乐及其舞美174
第六章清末开禁放垦后的戏曲50年(1861—1911年)177
第一节从二人转到拉场戏179
第二节京剧的传入及其影响201
第三节评剧的进入205
第四节梆子腔的繁荣及其流布206
第五节戏曲舞台建筑的兴起和组织建设概况215
第六节小结219
 
第三编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戏曲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12—1922年)232
第七章梆子腔的衰微和京剧的争胜232
第一节梆子腔的变革与发展232
第二节京剧的争胜237
第三节河北梆子新派的衰微及其原因243
第八章拉场戏的地方化和北派风格的形成246
第一节拉场戏的地方化(1902—1912年)246
第二节北派风格的形成及其代表艺人(1913—1922年)249
第九章萨满教——宗教剧256
第一节萨满教和萨满256
第二节萨满教: 幽玄神秘的宗教剧257
第三节萨满宗教剧的历史承续及其类别260
第四节萨满宗教剧表演类型及其内容和场次设计分析264
第五节萨满宗教剧演出前的准备272
第六节萨满宗教剧的演出形式274
第七节萨满宗教剧的音乐278
第八节萨满宗教剧艺人简介289
第二个阶段(1919—1932年)291
第十章评剧的崛起291
第一节1919—1920年哈尔滨时期的警世戏社头班292
第二节1920—1928年振兴剧社在哈尔滨的四进四出309
第三节警世戏社二、三班进入哈尔滨演出316
第四节倪俊声和他的“倪家班”318
第十一章奉天落子时期成名于哈尔滨的女伶323
第一节碧莲花、金灵芝、筱桂花324
第二节复盛戏社的花云舫、芙蓉花、花小仙330
第三节元顺戏社的李金顺和喜彩春334
 
第四节黑龙江地区评剧女伶的足迹344
第十二章京剧的发展及角逐347
第一节黑龙江地区京剧演出概况347
第二节京剧的角逐356
第三节低谷时期357
第十三章拉场戏的蓬勃发展360
第一节北派力量的壮大360
第二节北派艺术的发展363
第三个阶段(1932—1945年)365
第十四章日伪统治下的戏曲境况365
第一节京剧状况366
第二节评剧状况370
第三节拉场戏状况372
第十五章民国时期黑龙江地区的舞台艺术及其他381
第一节舞台艺术发展的特点381
第二节戏曲的组织机构393
第三节戏曲舞台建筑的发展396
第四节一个历史时代的繁华与落幕398
第十六章新时代的开端: 延安新文化运动中的戏曲改革实践经验
在黑龙江地区的播种(1945年11月)402
第一节佳木斯: “东北的延安”402
第二节延安新文化运动的经验在黑龙江地区的播种405
第三节延安戏曲改革精神在黑龙江地区的新成果407
后记412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