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文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希利斯·米勒关于小说中的社群理论研究,特别是《小说中的社群》(Communities in Fiction)和《社群的爆燃:奥斯维辛前后的小说》(The Conflagration ofCommunity: Fiction before and after Auschwitz)。米勒在《小说中的社群》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提出了被重新定义的现代社会的社群(community)概念。他认为是社群的错位(dislocation)、分解(dissolution)和爆燃(conflagration)构成了“现代社会最痛苦而严峻的证词(testimony)”。文学社群的概念不是希利斯?米勒首先提出的,更早可以追溯到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让·卢克·南希(Jean-Luc Nancy)等人。但是米勒首先运用这一理论大量分析文学作品,他的文本细读方式给笔者很多启发。笔者认真研读米勒所写文章,研究他如何用后现代社群理论对特罗洛普、哈代、康拉德、伍尔夫、皮钦翁和塞万提斯的经典小说进行评论,体会如何识别小说中的社群表现。对这种虚构的非实体化社群的研究目的,用米勒的观点说,就是“以新的方式看待自己所在的社群,并做出相应的改变”。笔者遵循本体阐释的思路,学习和参照米勒的研究方法,着力点在于对库切文本的比较与分析以及作品与作者的关系研究。研究库切文本中的社群观念就是研究他如何在小说维度里关注当下人类的需求——人性的光辉与坚韧优雅的情怀。本专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题目为:库切——其人; 中篇题目为:库切——其作品;下篇题目为:库切——其同道。上篇主要介绍笔者与之交往、近距离观察到的库切,目的是展现一个多维立体的作家库切。中篇则是通过解读库切近些年的文本,特别是他的耶稣三部曲系列,具体剖析库切文本中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后现代社群观念建构过程,同时侧重从中国学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品评。下篇主要针对库切自己所写文论,以及他对其他作家的关注,挑选出典型作家,将库切文本与这些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总体而言,本书主要关注点涉及库切作品中所提炼出来的有关社群问题的三个方面:移民问题,教育问题,和包容差异的能力问题。文学从来不是被动地传达信息,而是主动地在读者与历史、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媒介作用,一方面形成人们对自我、对过去、对集体的感知,另一方面影响着未来的人们对当下的记忆。文学使个体记忆为公众所共有,建构并维持一个社群的文化记忆。笔者希望通过从后现代社群的视角对库切的文本进行深入研读,让其文本中后现代社群的文化记忆得以有效的延展。 [1] 详细内容参见本书后现代社群理论梳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