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001
荆州水产大事记 009
第一章 渔业环境 04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042
第二节 水文气象 042
一、日照 042
二、气温 042
三、水温 043
四、降雨量 043
五、无霜期 044
六、水质 044
第二章 水产资源 049
第一节 主要水域 050
一、河流 050
二、湖泊 051
三、水库 058
四、池塘 059
五、稻田 060
第二节 养殖水域滩涂功能区划 063
一、禁止养殖区 063
二、限制养殖区 063
三、养殖区 064
第三节 水生经济动物 065
一、鱼类 065
二、其他水生经济动物 066
三、水禽 067
第四节 水生经济植物 068
一、莲藕 068
二、菱 068
三、芡实 068
四、芦苇 069
第五节 饵料生物 069
一、浮游植物 069
二、浮游动物 069
三、底栖动物 069
四、水生高等植物 070
第三章 水产养殖与种植 071
第一节 鱼苗鱼种生产 072
一、鱼苗生产 072
二、家鱼人工繁殖 073
三、鱼种生产 074
第二节 成鱼养殖 081
一、湖泊养鱼 082
二、水库养鱼 083
三、塘堰养鱼 083
四、精养池塘养鱼 084
五、河渠养鱼 085
六、网箱养鱼 085
七、围栏养鱼 086
八、稻田养鱼 086
九、生态养鱼 087
十、工厂化养鱼 087
第三节 名特优水产品养殖 090
一、珍珠 090
二、中华绒螯蟹 091
三、中华鳖、草龟 091
四、小龙虾 092
五、黄鳝 093
六、乌鳢 094
七、鲟 095
八、蛙类 095
九、野鸭 096
十、其他品种 096
第四节 水生经济植物种植 096
一、藕、莲 096
二、菱 097
三、芡实 097
四、芦苇 097
第五节 鱼病防治 098
第四章 水产捕捞 101
第一节 鱼苗捕捞 102
一、捕捞地点 102
二、捕捞季节 103
三、捕捞工具 103
第二节 成鱼捕捞 103
第三节 渔具渔法 104
一、渔具 104
二、渔法 105
第五章 渔业经济体制 107
第一节 经济体制 108
一、国营渔业 108
二、集体渔业 109
三、个体渔业 110
第二节 水产供销 116
一、水产品流通 116
二、水产加工 120
三、水产品出口创汇 123
第六章 水产科技与教育 125
第一节 水产科技机构 126
第二节 水产科技成果 127
第三节 学会与协会 128
一、荆州市水产学会 128
二、荆州市渔业经济研究会 129
三、 荆州市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29
四、荆州市小龙虾产业协会 129
五、荆州市荆州鱼糕加工产业协会 130
六、荆州市鱼药协会 131
第四节 水产教育 131
一、技术培训 131
二、编印技术资料 131
三、科研推广单位 132
第七章 渔政管理 137
第一节 渔政管理机构 138
第二节 渔政管理工作职能 139
第三节 渔业法规 139
第四节 渔业资源管理 139
一、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 139
二、违规案件查处 141
三、渔业水域环境保护 141
四、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142
第五节 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143
第六节 渔业行政许可 149
第七节 渔业船舶管理 150
第八章 水产行政机构 151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52
第二节 主要职能 153
第九章 荆州各县市区水产概况 155
第一节 荆州区 156
第二节 沙市区 158
第三节 江陵县 162
第四节 松滋市 164
第五节 公安县 168
第六节 石首市 174
一、概况 174
二、主要水产资源 175
三、养殖 176
四、水产品加工 177
五、渔业经济体制 177
第七节 监利县 178
一、水产资源 179
二、渔业体制 181
三、渔业生产 181
四、水产养殖基地建设 183
五、水产品加工与流通 183
六、渔政管理 184
第八节 洪湖市 184
第十章 渔业文化 189
第一节 渔文化拾遗 190
第二节 休闲渔业 191
第三节 品牌渔业 192
第四节 渔业诗词选录 194
一、综合诗词 194
二、律诗 194
三、词曲 196
四、绝句 196
五、古风、新诗、楹联 197
第五节 水产品佳肴 198
附录:荆州市渔业政策性文件摘选 220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现代渔业建设水产强市的意见(荆政发〔2014〕17号) 220
荆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的意见(荆政办发〔2018〕6号) 224
荆州市长湖保护条例 228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荆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禁捕的通告(荆政发〔2020〕2号) 234
编后记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