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地震科学考察取得以下发现和认识:泸县6.0级地震的实际深度基本上处于4km左右,多数余震集中于5km浅范围内。主震位于重磁异常和高低速异常分界线以及大地电磁高、低阻边界带附近。震源体下方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分布,使得上覆地层更容易积累应变能,当达到介质强度极限时发生破裂,引发强震。地震发生在北东向华蓥山褶断带内部,发震构造与震中附近的华蓥山褶断带西支断裂及附近已知的地表断层几何结构不一致。主震震源机制为逆冲型,余震区存在多条断层同时活动,震前具有少量前震活动,余震频次低、强度弱,呈现为具有少量前震的孤立型地震序列特征。地球化学观测分析认为,地震的发生与四川盆地内大型北西向断裂的构造活动无关,而可能与区域强构造挤压背景下局部应力的释放有关,且地震的发生促进了震中附近北西向浅层隐伏断裂带气体的释放。地震造成的大量房屋严重内伤,加重了灾后恢复重建的难度,提高了恢复重建的成本。建议在恢复重建中,要切实提高区域抗震设防水平和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提高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点目标建筑物设防标准,加强建筑物附属设施和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能力,有效减少震后因破坏和坠落造成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