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方言》是我国部收集古今方国殊言别语的语言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方言学的诞生。明清以前,《方言》传本——郭注本经过一千五百多年的传抄翻刻,“讹舛相承,几不可通”。明清时期出现多个《方言》校注本,另有王念孙散见于各类著作中的《方言》遗说,以及晚清以降一些学者著作中所涉《方言》的条校条释内容,我们将这些材料加以收集整理,作为《古代方言文献丛刊》第二辑推出。《方言释义》是清末的一部《方言》校注全本,主要集中于疏解,也偶涉校勘。该书释义引例广泛丰富,重视因声求义方法的运用,同时重视使用当时的方言资料佐证释义。该书一直以稿本存世,此次整理以《山东文献集成》辑影印稿本为底本,并进行校勘文字、断句标点、复核引文等工作。书后附笔画索引,以便读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