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心理学如何学习

如何学习

如何学习

定 价:¥99.90

作 者: (美) 本尼迪克特·凯里 著,玉冰 译
出版社: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73906113 出版时间: 2023-06-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学习时是固定一处好还是变换环境好?是需要安静还是可以放点音乐?如果考试近在眼前,怎么安排复习方案有效?适时休息才是获得灵感的诀窍?睡眠怎么助力学习?……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灌输给了我们这样的观念:学习靠的是自律。我们要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关掉音乐,严守一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考出好成绩、记住发言稿、在钢琴演奏会上不出纰漏。可是,新近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老一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是享有殊荣的《纽约时报》科学专题记者,在《如何学习》一书中,他汇集了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精品,让你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关键途径,让你了解这台奇妙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作者简介

  本尼迪克特•凯里(Benedict Carey)《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专注健康与科学报道30多年,享有殊荣,在《纽约时报》当记者期间,收获无数读者好评。硕士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新闻系,投身新闻事业的30多年中,持续追踪报道脑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研究前沿,曾采访过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为他们写作专访,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建立了友谊。对学习科学的研究颇感兴趣,一边将这一领域新近研究成果变为权威性报道,一边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颠覆传统的学习法,并致力于将这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播于世。

图书目录

推荐序  成为人人羡慕的第三类学生
中文版序  理想的学习
引言  为什么学习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想要优化学习方法,首先必须了解大脑运作的基本原理,它是如何形成记忆的?又是如何提取记忆的?
01 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大脑是个“电影摄制组”
回忆就像时光隧道旅行
记忆存放在哪里
大脑是如何编故事的
02 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
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
遗忘曲线的由来
记忆的“逆袭”
回想的真相
遗忘式学习
乌龟储存与兔子提取
 
第二部分  增强记忆/ 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学习的关键在于让记忆保持长久,而加深记忆的诀窍却不同于我们一贯保持的“好习惯”,环境的变换、时间的间隔,还有学习前先来个小测试,这些是如何影响记忆的?
03 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学习是否要保持一贯性
环境的还原是增强记忆的法宝
内在心境对记忆的影响
诀窍就是多换几个学习场所
04 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从临时抱佛脚到分散式学习
间隔效应的发现
詹姆斯法与学习外语的新规律
最少复习次数与最大复习间隔
备考的最佳复习间隔
05 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了解考试的真相
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何时才是考试的最佳时机
考试是记忆的好帮手
预考中展现的“无知”最具价值
 
第三部分  解答难题/ 如何完成生活与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真正的考验在解决问题的那一刻,如何调动思维的感知力,从而激发潜藏于大脑深处的灵感?不妨暂时中断一下,或者试试交替进行。
06 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你有过顿悟时刻吗
顿悟那一刻,大脑做了什么
成功的孵化与哪些因素相关
什么样的休息最有效
07 渗滤/适度中断,预冲向前,先退一退
创造性飞跃是如何诞生的
“蔡加尼克效应”与打断的重要意义
用感知力调动起你的大脑
有意识的反思:问问你自己
08 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你仍然信奉刻意练习吗
运用穿插交替使训练成效倍增
交替学习:培养大脑的应“辨”力
来自数学成绩的强效印证
 
第四部分  潜入意识的深海/ 学霸的终极武器
不动脑筋就能学到的绝招是什么?利用知觉和睡眠,让潜意识“自动学习”,才是水到渠成的终极利器。
09 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好眼力是天生的吗
没有意义的涂鸦
知觉学习模块:好眼力的速成法
不用动脑就能学会的技巧
10 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梦的启示
睡觉时,大脑在干什么
睡与不睡差了35%
何时睡、怎么睡有讲究
睡眠增强记忆力、理解力、学习力
 
尾 声 终身学习用好大脑
不能错过的彩蛋 有关学习的11 个关键问题
致 谢
译者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