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白先勇,永远的青春版。精装版《白先勇典藏集》一函五册,依据白先勇亲自增订的篇目,汇齐了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囊括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长篇小说《孽子》,以及散文集《树犹如此》,附有白先勇文学年表、旧影照片、新增篇目,一览各个时期“社会众生相”的白先勇代表作。从上海到台北,从台北到纽约,从百乐门到信义路,从霞飞路到中央公园,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永远的中国乡愁。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从白先勇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在越来越多的中文图书馆,白先勇的文学著作属于“核心收藏”,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意义,并长久被人们虔诚记忆。 其一,《台北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也是一部故国史的折影,一部随风飘落的人类命数史。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zui后一夜,思旧赋,游园惊梦……在异域,“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其二,《树犹如此》,白先勇散文集代表作,谈同志,谈师友,谈艾滋,谈亲情。纪念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人间悲悯,蕴藏波澜;辗转桂林、上海、南京、台北、纽约,文化乡愁叠加,归于何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以文会友,情笃一生。其三,《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说结集,收入《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名篇。金大奶奶,玉卿嫂,青春,月梦,芝加哥之死……小说作者留学赴美前后,环境遽变,而下笔创作不停,成就一系列短篇小说。“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也因此“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其四,《纽约客》,白先勇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合璧之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群离开故土、寻梦美国的中国人,匿身熔炉,唯有忘却身份,做个纽约客,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或在困境中挣扎,或在自毁中走向终点。其中短篇《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后的贵族》。其五,《孽子》,白先勇唯此一部长篇小说,多次改编为影视、话剧,入选法国《世界报》1944年以来 100本Z佳小说。关于父子,也关于同志,一群被排斥的青少年,在新公园的掩护下,晦暗又暧昧地活着,在宿命的运数中互相取暖。一个边缘世界,一个隐秘王国,一出将悲情研磨成金粉的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