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书于古代原为卜筮之用,儒家则据此书发挥中庸思想,这样,便将有迷信成分的阴阳家筮法,予以更张,变成依《周易》象数来发挥儒家的哲学。这样一来,《周易》便脱离了阴阳家的占筮,提高成为由筮辞发展哲理,并由哲理来推断事理。《春秋左传》中有春秋时代的占筮十三则,由这些占例,即可知其占验实与儒家易筮之法相同,与阴阳家的筮法关系甚少。鉴于这种情形,王亭之便跟冯公夏先生商议,其实我们可以写一本依据儒家象数易理来解释筮辞的书,冯氏十分赞同,所以便写成了《周易简易占卜》一文。冯氏逝世后,遗稿由王亭之编辑整理,并补入《杂卦传》对各卦性情的定说,以及对《春秋左传》筮事十三则的解释,如是即令读者可知春秋时代的卜筮,实非迷信,只是依卦象来解释事理,这样便建立了本书的脉络,占筮即与哲理结合,占筮者依筮得的卦爻,便了解须依什么事理来解决问题,所以才有“善易者不占”的说法,因为真正精通《周易》哲理的人,无须占卜即可依理而处事。研究卜筮而将之纳入儒家的哲理是很重要的事,因为今人读《易》,必须理解古代的哲学思想,本书或可成为读《易》者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