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核心期刊的来龙去脉

核心期刊的来龙去脉

核心期刊的来龙去脉

定 价:¥32.00

作 者: 曾建勋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23500507 出版时间: 2023-07-01 包装: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页数: 字数:  

内容简介

  2020年1月30日,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技攻关项目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科技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其科研人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在疫情防控任务完成之前不应将精力放在论文发表上。2月17日,科技部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要求破除“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等‘唯论文’不良导向”。2月18日,教育、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论文‘SCI至上’的影响”。这几份文件均剑指现今科技评价中“唯论文”,特别是“SCI至上”的不良导向。 SCI本身只是一种科学引文索引,是科研人员查找最新文献,追溯科技脉络的检索工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SCI提供的期刊影响因子、论文被引频次和ESI排名等附属功能却成为我国科技评价的主要依据,用来衡量论文学术水平与质量,成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的核心指标,使得很多高校和科研工作者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期刊、高被引论文为终极目标,虽说对于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有帮助,但也引发了SCI论文崇拜,背离了科学技术活动的本质追求,异化了学术初心。 SCI论文不过是发表在被SCI收录期刊上的文章而已,不代表一定就是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成果。我国科研管理过程中,为了降低学术评价的管理成本,省去绩效考核中的许多麻烦,满足经济、简洁、易操作等简单刚性的定量管理逻辑,没有利用好SCI的真正功能,而夸大SCI的评价功能,有违科研活动的独特性、创新性、复杂性、延续性等规律,混淆机构、学科乃至研究领域、研究类型之间的差异性,表面上看似客观,实际上相当片面。由此形成学术研究重量轻质、重期刊发表轻社会贡献状况,造成基础研究创新不足、应用研究价值不彰等问题。 实际上,国际科学共同体的通行评审方法是同行评议,特别是小同行评审,并非是SCI相关指标。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英国的科研卓越框架都是同行评议的典范,学术期刊稿件评审,学位论文、会议论文评审也都遵循同行评议制度。 破除“SCI至上”,需要弘扬同行评议制度。首先,需要建立同行评议的专家信誉体系,推进同行评议与开放评审的结合,包括开放评审人身份、开放评审报告、开放参与评审,让同行评议过程接受社会监督,保障同行评价的独立、透明、权威和公平,建立与同行评议相对应的撤销或撤回制度,杜绝学术圈人情潜规则下专家行为的异化,彰显专家评审公信力;其次,需要推进以各级学术委员会为基础的评审管理体系建设,规范专家甄选程序,确保遴选真正了解研究成果的领域同行专家,严肃专家评审流程,制定会评、答辩、通讯评审及专家意见打分规则等;最后,崇尚突出绩效(成绩、成果、成效)的评审导向,强化评审材料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将叙述材料、案例及定量分析数据作为证据支撑,使同行专家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以及申请人持续研究能力给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判。 同行评议,特别是采取小同行评议,是指由同一领域、同一学科、同一产业或同一研究类型的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小同行专家遵循各自行业、领域、学科的创新目标导向,自然而然地按照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等科学活动的各自研究价值取向进行评价,有效地避免对不同类型、不同学科领域科学活动成果评价的同一化、同质化。同行评议中专家主要从多项研究成果中分析其代表性观点、标志性贡献和创造性思路等,真正透过论文本身去辨识和评价论文中承载的知识内容、应用领域、创新程度、创造性价值,无关乎其论文多少、被引频次高低、代表作何物和论文发表于何期刊。再好的期刊也有一般的论文,而一般的期刊也会登载高质量论文。真正的同行专家基本熟知自己学科专业或领域的期刊状况,指认期刊优劣或指定相应的期刊目录,将期刊分成三六九等,反而会滋长“以刊论文”的风气。 破除“SCI至上”,并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恰恰相反,是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弘扬同行评议制度,构建向好的学术生态,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需要相关科研管理部门足够重视,增加相应的资源投入和成本;需要加强同行评议方法研究,改进同行评议制度建设,优化同行评议管理流程,推崇专家公正评审道德伦理,并在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事业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科学引文索引、国家科技期刊开放平台,建立由境内外专家组成的分领域、学科和方向的同行专家库及专家信誉库、专家学术圈图谱等基础设施。只有建立中国特色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不再盲从SCI指标,不再简单地将科研成果量化为发表论文,不再粗暴地将科研质量比肩SCI期刊,才能构建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提升科研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作者简介

暂缺《核心期刊的来龙去脉》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核心期刊的由来
 
一、核心期刊定义
 
二、核心期刊概念的引入
 
三、核心期刊的特点
 
四、核心期刊的作用
 
 
第二章核心期刊形成机制与测算过程
 
一、核心期刊形成机制
 
二、核心期刊的测定过程
 
三、核心期刊遴选方法
 
四、文献计量指标
 
五、期刊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影响因子解读
 
一、基本概念
 
二、影响因子的几何意义
 
三、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
 
四、如何提高期刊影响因子
 
 
第四章核心期刊的测评系统
 
一、我国期刊评价工作的特点
 
二、我国核心期刊测评工作的走向
 
三、核心期刊测评分析系统
 
四、核心期刊测评服务
 
 
第五章核心期刊应用功效思考
 
一、核心期刊的应用功效
 
二、核心期刊及其分区分级状况
 
三、我国科技论文外流状况
 
四、核心期刊效应带来的问题
 
五、改进学术评价生态,破除“以刊评文”的
应对策略
 
六、改进科技期刊行业生态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科技期刊精品化发展战略
 
一、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管理体系研究
 
二、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支持方式
 
三、精品科技期刊服务与保障系统
 
四、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
 
五、泛在知识环境中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第七章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路径
 
一、期刊的数字化工程
 
二、我国科技期刊网络化发展动因与特征
 
三、科技期刊网络发行联盟
 
四、科技期刊网络化合作模式
 
五、我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的转型路径
 
 
第八章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出版方略
 
一、开放获取给国际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
 
二、开放获取对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挑战
 
三、开放获取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