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具有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作用,公众通过阅读科普期刊获取科学相关信息,把从中获得对科学的认知内化为日常行为,进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促进科学文化的建设。科普期刊能有效地促进科研成果的传播与转化。公众通过阅读科普期刊获取的科研进展,通过通俗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科普期刊衔接起了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这“两翼”,对国民科学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科普期刊也有助于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引导少年儿童立志于从事与科学相关的工作,启发科学技术的跨学科应用,对于自主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意义非凡。科普期刊是科学规范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随着新媒体和各种社交媒体的发展,科普期刊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愈发多元,曾经作为重要甚至是主要渠道的科普期刊如今如何发展才能结合智能化传播技术,从而实现科普传播社会化协同的目标,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与此同时,近期全国已有多地先后将科普工作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不少地方更是将在正规科普期刊上发表科普文章纳入职称晋升和评定的重要参考标准。在此背景下,公众和广大科技科普工作者对科普期刊空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对于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科普期刊发展现状的相关书籍较少。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普期刊发展,增强科普期刊的科技引领作用,上海市同济医院大健康工程管理研究所联合全国的传播、出版、科技等各领域的专家共同编撰了《2022版中国科普期刊概览与目录》,全面系统地描述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科普类型期刊的发展历史,期刊功能、分类、覆盖面、受众人群、出版地区分布等特征及融媒体转型发展趋势分析,还调查统计了这些科普期刊的主办单位、主管单位、创办年限、发刊频率、近5年期刊获奖情况等信息。该书的出版将有力引导我国科技工作者、科普期刊主办者和科普内容创作者响应时代之变、人民之需,更好地提升科普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新时代科普生态的构建,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