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1 菊科植物的基础知识
1.1 菊科植物
1.2 菊科植物的地理起源与分布
1.2.1 地理起源为南美洲的南部
1.2.2 菊科植物的扩散与分化
1.2.3 菊科的世界分布状况
1.2.4 我国的菊科植物分布特点
1.3 菊科植物的生物起源与进化
1.3.1 传统观点
1.3.2 学者的其他观点
1.3.3 现代分子分类观点
1.4 菊科植物的分类系统
1.4.1 传统形态分类系统
1.4.2 菊科的分子分类系统
1.5 菊科植物化学分类学
1.5.1 萌芽阶段
1.5.2 形成阶段
1.5.3 成熟阶段
1.6 菊科中药的性效分类
1.6.1 常用菊科中药品种的药性统计
1.6.2 常用药用菊科中药的性效物质基础分析
1.6.3 传统性效分类的科学内涵还有待深入研究
2 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类型
2.1 挥发油
2.2 萜类
2.2.1 生源合成途径
2.2.2 单萜
2.2.3 倍半萜
2.2.4 倍半萜内酯二聚体及寡聚体
2.2.5 二萜
2.2.6 三萜
2.2.7 四萜(类胡萝卜素)
2.2.8 多萜(乳汁与天然橡胶)
2.2.9 甾体
2.3 生物碱
2.3.1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
2.3.2 其他生物碱
2.4 聚炔化合物
2.5 烷基酰胺类
2.6 酚酸类
2.6.1 苯丙素类及咖啡酸衍生物
2.6.2 香豆素
2.6.3 木脂素
2.6.4 黄酮化合物
2.6.5 苯骈呋喃与苯骈吡喃衍生物
2.6.6 二苯乙烯型化合物
2.7 杂环化合物
2.7.1 呋喃甲醛衍生物
2.7.2 噻嗪二酮化合物Thiazinedione
2.7.3 噻吩衍生物
2.8 脂肪酸
2.9 菊糖
2.9.1 生源合成途径
2.9.2 菊糖在自然界的分布
2.9.3 菊糖的分类学意义
2.10 植物环肽
2.10.1 紫菀氯化环五肽astins类
2.10.2 菊科环蛋白
2.10.3 环肽生物碱
下篇 各论
3 帚菊木族Mutisieae
3.1 化学成分多样性
3.1.1 倍半萜
3.1.2 二萜
3.1.3 三萜
3.1.4 聚炔
3.2 本族植物的传统应用与药效物质
3.2.1 刺菊木亚科Barnadesioideae
3.2.2 兔儿风属Ainsliaea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