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蒋绍愚) ………………………………………………………… 1
序言(杨荣祥) ………………………………………………………… 1
第一章 绪 论
1. 1 研究对象………………………………………………………… 1
1. 2 汉语重动句的研究现状与待解决的问题 …………………… 14
1.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24
1. 4 语料来源 ……………………………………………………… 27
第二章 近代汉语重动句概况
2. 1 近代汉语中的“前重动句” …………………………………… 28
2. 2 近代汉语重动句的分类 ……………………………………… 31
2. 3 近代汉语各类重动句的产生时代 …………………………… 36
2. 4 从文献学角度看重动句发展成熟的时代 …………………… 41
2. 5 近代汉语重动句形成的构式系统 …………………………… 44
第三章 主观评价构式“VOV 得 C”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3. 1 主观评价构式“VOV 得 C”的分类…………………………… 48
3. 2 各小类“VOV 得 C”的产生时代与历时演变………………… 52
3. 3 主观评价构式“VOV 得 C”的来源与形成途径……………… 60
3. 4 主观评价构式“VOV 得 C”的构式特征……………………… 71
3. 5 主观评价构式“VOV 得 C”与相关句式的互动关系………… 73
第四章 反预期构式“VOV 不 C”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4. 1 反预期构式“VOV 不 C”的分类……………………………… 82
4. 2 各小类“VOV 不 C”的产生时代与历时演变………………… 85
4. 3 反预期构式“VOV 不 C”的来源与形成过程………………… 93
4. 4 反预期构式“VOV 不 C”的产生机制与产生动因 ………… 103
4. 5 “VOV 不 C”的构式特征与构式反制 ……………………… 107
4. 6 反预期构式“VOV 不 C”与相关句式的互动关系 ………… 110
4. 7 “VOV 不 C”中“V 不 C”的性质 …………………………… 113
第五章 反预期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 ”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5. 1 反预期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 ”的分类 ………………… 119
5. 2 反预期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 ”的产生时代与历时演变
………………………………………………………………… 121
5. 3 反预期构式“VO1VCO2 ”的形成机制———致使关系诱发的小句
整合…………………………………………………………… 133
5. 4 两宾重动构式“VO1VCO2 ”的反预期功能 ………………… 141
5. 5 两宾重动构式与相关句式的互动关系……………………… 143
第六章 主观描摹评价构式“VO1V 到 O2 ”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6. 1 主观描摹评价构式“VO1V 到 O2 ”的分类与产生时代 …… 148
6. 2 主观描摹评价构式“VO1V 到 O2 ”的构式化与后构式化演变
………………………………………………………………… 152
6. 3 主观描摹评价构式“VO1V 到 O2 ”的来源与先构式化演变
………………………………………………………………… 163
6. 4 “VO1V 到 O2 ”构式的演变规律 …………………………… 166
6. 5 “VO1V 到 O2 ”构式与相关构式的互动关系 ……………… 168
6. 6 重动构式“VO1V 到 O2 ”的独特表达功能 ………………… 172
第七章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7. 1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分类与产生时代………………… 176
7. 2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形成过程………………………… 182
7. 3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嵌入整合演变…………………… 188
7. 4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演变规律………………………… 193
7. 5 主观评断构式“VOVC”的产生动因与表达功能…………… 197
第八章 主观计量构式“VO1VO量”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8. 1 主观计量构式“VO1VO量”分类与“VOV 得 O量”式 ……… 202
8. 2 三类“VO1VO量”的来源与历时演变 ……………………… 206
8. 3 主观计量构式“VO1VO量”的主观性和超量倾向 ………… 218
8. 4 主观计量构式“VO1VO量”与相关句式的关系 …………… 223
第九章 汉语重动句式的历时演变规律
9. 1 近代汉语重动句与整个汉语的历时演变…………………… 227
9. 2 重动句式来源的异质性……………………………………… 230
9. 3 重动句历时演变的语法化链条……………………………… 232
9. 4 促使重动句形成的几种典型句法环境……………………… 235
9. 5 从“具体事件”到“类化概念”———重动句演变过程中前 VP 的
普遍变化……………………………………………………… 238
9. 6 主观化与重动句的历时演变………………………………… 239
9. 7 近代汉语重动句与韵律的互动关系………………………… 242
9. 8 近代汉语重动句研究与现代汉语重动句…………………… 245
参考文献 …………………………………………………………… 248
引用书目 …………………………………………………………… 259
附录(宋元明清文献重动句实例选编) …………………………… 263
专家评审意见(一) ………………………………………………… 275
专家评审意见(二) ………………………………………………… 277
后记 …………………………………………………………………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