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之前的数百年间,绘画有许多母题皆出自前图绘时期及纹饰的传统,而且毫不避讳装饰的效果。到了宋代,装饰价值虽然仍在,但是已经退居写实之后了;绘画成为洞察自然界的具体展现。到了元代,这样子的绘画是再也不可能了。此时,一些比较积极的画家奋力朝罗樾所谓的“超再现艺术”迈进。他们撇开早期所关心的课题,致力创新各种个人的、表现性的及思辨性的风格,这种风格隐含古意,却不至于牵强。就元代的知识分子而言,绘画成了一种修身养性和彼此沟通的工具,用罗樾的名言来说是一种人文锻炼。——高居翰 元朝正值蒙古人入主中原,也是中国早期与晚期绘画的一大分野。业余文人画家登上画坛舞台,从此改变了中国画史的发展路径,也引发了一场风格上的革命。他们与前人遗留下来的定型格式分道扬镳,为的是具体表达情感与心绪,使山水画成为表现自我的工具,形成了“隔江山色”的典型构景。本书为“中国古代晚期绘画史”计划的肇始之作,在结合画家生平与画作题材的基础上,高居翰以更宏阔的视角探讨各风格传统或宗派的发展脉络,进而观察元代风格革命的本质,以及许多画家的个人成就。 《隔江山色》是“高居翰作品系列”的第一种,也是高居翰所规划的“晚期中国绘画史”的肇始之作,初版于1976年,后续《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978)、《山外山:晚明绘画》(1982)、《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1982)、《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2010)等作品,共同构成了他对整个晚期中国绘画史的“全局式”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