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讳字忌日刻石》,俗称《三老碑》,又称《三老讳字忌日记》。清咸丰二年(1852)夏五月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为严陵坞周世熊所得。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攻陷余姚,碑被士兵扑地起灶,幸碑文未损。民国八年(1919)周氏后人无力常保碑石,转售沪上商人陈渭泉。民国十年(1921)碑石已至上海,沪上外商欲以重金收购,事为浙江沈宝昌等获悉,后经西泠印社丁仁等人多方呼吁,募捐集八千金购得,并于杭州西泠印社筑石室保存。现藏杭州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此刻石高九十一厘米,宽四十五厘米。除刻字面略平正外,其余几面皆未打磨,凹凸不平。石刻正面上部有刻画痕迹,有学者认为系碑额文字,惜出土时已断,难以辨认,亦无定论。石面有界框,框内以界线分左右两直列,右侧自上而下又分四栏。石刻无刊刻年月,文中有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十日,当刻于之后不久。石刻无撰书者姓名,为三老“通”的孙子“邯”所立,以记述祖父母、父母名字及忌日。书法宽舒圆润,拙朴质厚。为汉代石刻中之名品。今选用之本为沪上童衍方先生所藏精拓本,右侧第四栏首行“次子邯”之“次”字外界格已泐去,虽非初拓,却是归西泠印社之初精拓本,哈麐旧藏,有吴昌硕题首,吴藏堪、冯煦边跋。系首次原色影印。正文部分为便于原大刊印,特将整幅拓本的图版依传统剪裱样式裁切并重新排列,题跋亦如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