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成本管理中,成本、质量和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独特而有意义的研究领域。成本,作为一种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投入和支出行为,适用于会计学中成本行为和支出的基本理论。例如:企业削减质量成本的动机、理念或认知等心理因素会影响企业经营中的利润形成。因此,成本的发生和控制在质量成本管理体系中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反复强化而形成企业独特的会计处理,从而通过质量成本管理中的支出、投入和营利等活动使企业受益。但是,由于质量成本难以量化并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加之有关费用的混杂,导致质量成本核算与管理的效益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难以在传统会计处理结果中体现出来,形成账实脱节,使质量成本管理流于形式。这不利于质量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也难以满足企业管理层依托质量成本管理工作获取有效信息、支持经营业务、作出经营决策的需求,无法为企业生存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质量水平依据。归根结底,问题在于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偏重于技术,忽略了管理。因此,必须把质量成本管理提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形成创新型战略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克服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的缺陷,在将质量成本管理量化为财务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战略管理工具(如精益生产、作业成本法等),把“质量成本管理”从战略层面融入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质量和价格是重要的竞争手段,企业经营行为往往催生产品质量和企业经营成本之间的矛盾。例如:产品质量问题将导致企业销售受阻,过高的质量成本投入又会削弱企业的价格竞争优势,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企业的生存危机。产品质量问题可能源自企业生产流程缺陷,或者是产品设计本身存在问题。此外,供货商的供应货品可能也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引发企业的相关质量问题、成本问题,但质量-成本矛盾的实质在于传统质量成本管理缺乏全局性。因此,把传统的质量成本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不仅仅是质量成本四要素构成的优化,更要把产品的设计、供货商品的质量控制和企业自身的质量体系融入进来,形成战略性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