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效率和中国城市住房保障》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效率和中国住房保障研究》(课题编号:17BJY218)研究报告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涉及普通人群最关心、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高效合理的住房保障制度是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重要体现。经历了30多年的住房市场化改革之后,人们的整体居住状况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居住困难问题从全面性、全国性现象逐渐变化为局部性、区域性的现象,全国性的住房短缺问题得以消除。不过,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实际住房状况的巨大差异,诱发了人们对中低收入阶层居住问题的关注,住房困难问题也从绝对居住空间狭小转化为相对居住面积差异方面。由此,社会各界普遍认为住房领域逐步出现了严重的公平性问题。在追求住房公平性过程中,政府主导建设了各类建设主体、准入条件、覆盖面和退出方式各不相同的保障性住房。在提供了较多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保障性住房的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低效率的弊端又一次显现出来,追求公平性目标会对住房开发建设的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断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那么低效率问题可能会重新成为我国住房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制度、效率和中国城市住房保障》结合我国城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践,运用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论证了建立以效率改进为导向的住房保障制度是当前改革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城市住房保障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