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调结构转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将发展饲用作物,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各级政府组织开展了粮改饲和发展草食畜牧业试验试点,在优质草畜生产能力、政策支持、发展模式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传统上草食畜产品生产大部分来自于草原牧区,由于不同程度超载过牧,草场退化严重,现阶段牧区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草食畜产品供给能力十分有限,农区拥有广袤而肥沃的土地资源,但在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否可行,需要科学考量。因此,前瞻性地开展草食畜牧业农区转移机制及其适应性研究,对拓展学科研究领域、构建新型种养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回答草食畜牧业产业布局“如何变化”、“为何变化”,及农区“是否可以发展草食畜牧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等科学问题。首先,根据对中国草食畜牧业发展全局的把握,基于近4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经济方法,系统分析了草食畜牧业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将产业从牧区向农区转移的特征予以量化;然后,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揭示了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而,以国家草牧业试验区——呼伦贝尔农垦为研究区,从牧区与农区比较的视角,运用R聚类-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反映不同类别信息的子系统中筛选出的具体指标反映的信息不重复,又保证了筛选后的指标体系能够覆盖草食畜牧业适应性评价的各个方面,并基于协调发展的理念,利用耦合协调度法,分析农区发展草食畜牧业的适应性;后,在垦区中选择产业结构为完整、代表性的典型农区那吉屯农场为案例区,通过实地调研,利用系统动力学计算机仿真技术,建立以草食畜牧业发展为核心,草畜配套、循环发展为约束的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系统,并设计不同发展策略,从而探索出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