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前言
讲 “双碳”目标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已走过了30多年的漫长历程。2020年被称为“碳中和”元年,各国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深入学习“双碳”目标,需要从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入手,理解气候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密切联系,明确“双碳”目标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我国落实“双碳”目标的“1 N”政策体系,为后续具体部门领域和各专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新认识
第二节 气候变化与人类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双碳”目标的提出和内涵
第四节 保持“双碳”目标的战略定力
第二讲 “双碳”目标与产业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以生产环节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为基础的社会活动链条和经济发展系统的全面绿色转型。我国把握污染防治和气候治理的整体性,以结构调整、布局优化为重点,以政策协同、机制创新为手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协同推进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节 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发展转型
第三节 数字经济助力产业转型
第三讲 “双碳”目标与能源转型
过去200多年里,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历次产业革命,人类使用能源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使用传统生物质能到煤炭、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及近些年开始的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而且越来越重要的金属矿物锂、镍、钴、铝等也以能源资源的形态进入能源系统,推动能源的低碳、绿色转型。这一能源转型过程也体现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支撑着“双碳”目标的实现。那么,全球能源转型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国能源转型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我国推进能源转型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本讲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节 全球能源转型趋势
第二节 我国能源转型形势
第三节 推进我国能源转型的政策措施
第四讲“双碳”目标与工业绿色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工业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领域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工业现代化的新机遇和新使命。未来还需进一步推动工业领域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加大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加速构建我国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
节 中国工业发展及其能耗与碳排放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下工业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第三节 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重点
第四节 工业领域碳中和的展望
第五讲 “双碳”目标与城市建设
城市是人口和人类活动聚集的综合体,也是所有问题包括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根源所在,更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解铃仍须系铃人,城市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城市自身规划建设管理来解决。我国正经历着的城镇化,而且作为全球人口多的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机动化等相伴交织,从而使发展模式的判断选择方面更加扑朔迷离。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核心课题,而且也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之关键。
节 城市建设与碳排放
第二节 第二节城市建筑
第三节 第三节城市交通
第四节 第四节城市废弃物处理
第六讲 “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倒逼我国坚持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内在要求,也是保护人类地球家园的限度的行动。因此,“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能源消费和农业生产是农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通过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农业,不仅能降低农业农村的碳排放,而且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耕地、创造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节 农村发展与乡村绿色振兴
第二节 农村能源低碳发展路径
第三节 农业减排增汇
第七讲“双碳”目标与绿色交通体系
中国居民出行需求仍将增加,货物运输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旺盛,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仍有增长空间,交通污染物排放治理的任务仍然任重道远。在碳中和目标下,中国需在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替代燃料技术推广和能效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将排放控制在1亿吨以内。交通运输部门的低碳发展与能源和电力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环境保护领域乃至宏观经济领域会产生协同效用,需要统筹考虑。
节 交通部门碳排放与污染物排放情况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下交通部门绿色低碳发展趋势
第三节 交通与其他部门协同发展
第八讲“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因此,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此,需要深入理解“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内涵、政策和取得的成效,研究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确保“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节 “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
第二节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政策和成效
第三节 “双碳”目标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的政策和成效
第四节实现途径和保障措施
第九讲“双碳”目标与生态系统固碳增汇
包括陆地和海洋在内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重要的天然碳库。保护、修复和管理好生态系统是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实现多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价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维持并增加生态系统碳汇提供了重要保障,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节 生态系统的碳汇作用
第二节 林草固碳增汇
第三节 蓝碳
第四节 第四节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政策措施
第十讲“双碳”目标与企业碳管理
碳中和正在重新定义商业竞争,无论是为了实现法律政策合规,还是为了规避财务、投资或者市场风险,抑或是为构筑竞争护城河,维护自身竞争优势、超越竞争对手,开展碳排放管理已经是企业不得不修炼的基本功。企业碳排放管理有其内在逻辑、方法论和行动框架,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发展目标定位,本着“一企一策”的原则,并将碳排放管理纳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节 企业碳管理综述
第二节 企业碳核算和信息披露
第三节 企业参与碳市场
第四节企业碳资产管理
第十一讲 “双碳”目标与社会发展转型
“双碳”目标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每个人的生活也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社会公正的能源转型,需要关注与之相关的所有群体的福祉,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促进所有人更深入地参与到这场转型中来,主动选择更加绿色、低碳、健康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节 就业影响与公正转型
第二节 促进转变消费行为和生产方式
第三节 引导公众有效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第十二讲 “双碳”目标与技术创新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科技进步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对社会发展模式产生新的挑战,也对技术创新提出新的需求。为实现碳中和这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未来技术路径和发展方向更应立足国情,精心设计、统筹谋划。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系统、产业链条与消费模式将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在分析供给侧能力和消费侧需求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低碳到零碳和负碳等方面统筹部署,构建碳中和技术体系。
节 “双碳”目标的技术需求
第二节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第三节鼓励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政策措施
第十三讲“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政策、工具和手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要保障。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颁布了很多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市场和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也创新了各类金融工具和衍生产品支持“双碳”目标实现,包括碳信贷、碳债券、碳保险、碳基金等。
节 “双碳”目标与绿色信贷
第二节 “双碳”目标与绿色债券
第三节 “双碳”目标与绿色保险
第四节 第四节“双碳”目标与ESG
第十四讲全球碳中和目标下的国际合作
气候变化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已经走过了30多年曲折坎坷的历程,树立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重要的里程碑。面向碳中和目标的国际进程已经开启,碳中和目标对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格局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关键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迫切需要加强国际绿色低碳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节 国际气候治理进程
第二节 碳中和目标与全球排放差距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的政策和做法
第四节 全球碳中和目标下国际合作的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