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混合所有制企业
1.2.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
1.2.3 资产保值增值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 章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文献综述
2.1 董事会权力的文献综述
2.1.1 董事会权力配置
2.1.2 董事会权力测度
2.1.3 董事会权力结构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1 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2.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经济后果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权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3.2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 章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1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分析
3.1.2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3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内涵分析
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
3.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博弈分析
3.4.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收益分配比例的确定
3.4.2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博弈模型构建
3.4.3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博弈模型分析
3.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3.5.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2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调节因素分析
3.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模型
第4 章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
4.1 假设提出 69
4.1.1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1.2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非国有股权的作用强度对比
4.1.3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非对等配置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实证模型构建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作用强度对比的实证检验
4.3.4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5 实证结果分析
4.4 内生性检验
4.4.1 样本自选择问题
4.4.2 遗漏变量问题
4.4.3 反向因果问题
4.5 稳健性检验
4.5.1 更换变量衡量方法
4.5.2 更换样本
4.5.3 控制企业固定效应
4.6 本章小结
第5 章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
5.1 假设提出
5.1.1 股东资源视角下资产运营效率的作用路径
5.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
5.2.3 实证模型构建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2 作用路径一: 资产运营效率
5.3.3 作用路径二: 经理管理防御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更换变量衡量方法
5.4.2 更换样本
5.4.3 更换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 章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 国有股东控制度的调节作用
6.1 假设提出
6.1.1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定义
6.2.3 实证模型构建
6.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3.2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3.3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4.1 更换变量衡量方法
6.4.2 更换样本
6.5 本章小结
第7 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管理启示
7.3 创新之处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