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章 现成良知——阳明学及其后学的思想展开 1
一 现成、见在、当下 1
二 良知正指见在而言 7
三 见在良知与见在工夫 17
四 从良知自然到即用求体 35
五 余论:批判与反思 50
章 无善无恶——阳明学“四句教”诠释小史 58
一 王阳明之立论 62
二 王龙溪之诠释 77
三 王、杨之对立 97
四 顾、管之争 108
五 余论:本体工夫合一论 125
第二章 钱绪山论 133
一 天泉证道 138
二 无善无恶 147
三 思想历程 155
四 但依良知运用 159
五 结语 168
第三章 聂双江论 174
一 虚灵知觉 175
二 良知本寂 184
三 未发有时 187
四 善恶属气 193
五 主静思想 197
六 格物无工夫 205
七 心有定体 218
八 结语 225
第四章 罗念庵论 228
一 早期思想 230
二 主静无欲 237
三 与王龙溪的论辩 244
四 收摄保聚 252
五 世间那有现成良知 262
六 结语 271
第五章 陈明水论 276
一 生平学履 278
二 心无定体 283
三 慎独知几 290
四 结语 298
第六章 欧阳南野论 302
一 生平学履 304
二 良知与知觉 309
三 循其良知 317
四 良知本虚 325
五 结语 332
第七章 王龙溪论 335
一 《调息法》 337
二 委心虚无 341
三 无中生有 345
四 向晦宴息 351
五 范围三教 358
六 身心一体 366
七 天根月窟 373
八 养生实践 380
九 结语 384
第八章 耿天台论 388
一 生平学履 390
二 卫道意识 396
三 天台与龙溪 399
四 天台与近溪 407
五 “不容已” 416
六 异端批判 424
七 与卓吾之和解 431
八 结语 436
第九章 王时槐论 440
一 引言 440
二 生平学行 441
三 性体本虚 446
四 透性研几 454
五 悟由修得 463
六 结语 469
第十章 阳明后学与讲学活动 473
一 讲学与实学 476
二 异业而同道 483
三 政学合一 488
四 泰州学派与讲学 498
五 结语 506
引用书目 512
“吴震著作集·阳明学系列”后记 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