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寻本根之妙
第一节 道本论
一、“道”概念的提出
二、老子的“道”本论
三、战国时期道本论的流传演变
四、汉代时期道本论的流传演变
五、魏晋时期道本论的流传演变
六、儒家的道论及与道家道论之异同
第二节 太极论
第三节 气本论
第四节 理本论
第五节 心本论
第六节 体用关系论及中国哲学关于本体思想的逻辑发展
第二章 探大化之赜
第一节 万物皆变
第二节 变中有常和常则反复
第三节 动静有机
第四节 大化之道
第三章 立成人之道
第一节 人性论
一、“生之为性”
二、性之善恶诸说
三、佛性与道性
四、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和“变化气质”说
第二节 心性论
一、道家的心性论
二、儒家的心性论
三、佛教的心性论
四、三教合流与心性论
第三节 人生修养论
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二、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三、涵养与主敬
四、佛教的人生修行论
五、主静无欲、性命双修与全性保真
六、修养与践行
第四节 人生理想论
一、儒家仁义忠孝、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
二、道家尊道贵德、清静无为的人生理想
三、墨家兴利除害、兼爱天下的人生理想
四、法家严刑酷法、重利务实的人生理想
五、佛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人生理想
六、“三不朽”说
七、老子恒道主义及其文明晕染理想
第四章 求致知之方
第一节 “知”范畴的来源及属性
一、“知”范畴的形成
二、“知”范畴的演变
三、“知”范畴理论的特征
第二节 格物致知说
一、格物致知说的蕴意
二、格物致知说的演变
三、格物致知说的思想内涵与理论价值
第三节 整体性思维
一、中国古代哲学整体观的基本倾向
二、中国传统哲学整体观的基本特征
三、整体观的局限与现代性转向
第四节 直觉体悟
一、直觉体悟的基本特征
二、直觉体悟的主要表现
三、直觉体悟的局限性
第五节 “两一”的辩证法思想
一、“两一”说的提出与确立
二、“两一”说的演进与发展
三、“两一”辩证法思想的特质及其影响
第六节 中庸之道与中道观
一、中庸的含义
二、中庸思想的发展演变
三、中庸思想与佛教中道观
四、中庸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第七节 真理观
一、关于中国古代真理概念
二、中国本土典籍真理义涵
三、中国化的佛教真理观
四、中国传统真理观反思
第八节 知行关系说
一、知行说的提出
二、儒、墨、道、释知行诸说
三、理学家知行关系四说
四、重行是中国哲学的优良传统
第五章 通古今之变
第一节 天命史观
一、先秦时期的天命史观
二、秦汉至明清的天命史观
三、天命史观的性质和历史作用
第二节 圣贤史观
一、先秦时期的圣贤史观
二、秦汉至明清的圣贤史观
三、圣贤史观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第三节 道统史观
一、道统史观的形成及发展演变
二、儒家的道统和清朝的治统
三、道统史观的特点、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循环史观
一、先秦时期的循环史观
二、秦汉至明清的循环史观
三、佛教的“历劫”说和“轮王治世”说
第五节 民本史观
一、先秦时期的民本史观
二、秦汉至明清的民本史观
三、民本史观的性质、特点和历史影响
第六节 朴素的唯物论历史观
一、先秦时期朴素唯物论历史观的萌芽和发展
二、秦汉至明末朴素的唯物论历史观
三、明清之际朴素的唯物论历史观
四、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历史观与
唯物史观的根本区别
第六章 明为政之要
第一节 政者正也
一、其身正,不令而行
二、公生明,廉生威
三、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四、内圣外王之内圣
第二节 亲民与勤政
一、亲民
二、勤政
三、以民为本
第三节 治世之道
一、先秦儒道法治国理政思想
二、政治辩证法
三、政权与治权之权衡
四、对封建统治者权力的约束
第四节 军事及战争思想
一、军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
二、慎战重和、机谋权变的观念
三、军事辩证法思想
第五节 政道、治道之批判与改革
一、政道、治道之批判
二、政道、治道之改革
三、政道、治道之经与权
第六节 治国的理想目标
一、“大一统”的国家观念
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
三、“小国寡民”的理想
四、古代治国理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