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哲学哲学理论颜李学派研究

颜李学派研究

颜李学派研究

定 价:¥138.00

作 者: 朱义禄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丛编项: 中国学术流派研究丛书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0203524 出版时间: 2022-05-01 包装: 精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12 字数:  

内容简介

  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产生于“天崩地解”的明清之际这一特定的自我批判的历史时期。本书主要分两大块论述颜李学派,首先论述其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思想体系,以及代表人物颜元、李塨的思想传承以及两人在个性与学术上的异同。其次论述颜李学派对清代以及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尤其是在古今中西之争的近代主旋律下,刘师培、章太炎、梁启超、胡适等大家均对颜李学派中与西学相近之处,作了新意义上的文化增殖。徐世昌运用他手中的行政权力,大力推崇颜李之学,印遗著、办学会、出杂志、建学校,且将颜元、李塨二人从祀孔庙。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作全面清算的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且对近代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对颜学学派的流传与影响所作的全面剖析,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进程与发展规律。

作者简介

  朱义禄,同济大学教授,曾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已经出版个人专著《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明清之际启蒙学者的文化心态》《黄宗羲与中国文化》《玄学思潮》《颜元李塨评传》《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等;为大型工具书《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大辞典》《大辞海》的主要撰稿人。在《哲学研究》《学术月刊》《浙江学刊》《中国哲学史研究》《文汇报》《同济大学学报》及台湾《孔孟月刊》《哲学与文化》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

图书目录

序(朱贻庭) 导  论 章  颜元生活的时代及其生平与著作     节  “天崩地解”的自我批判时代     第二节  颜元生平概述     第三节  颜元著作概述 第二章  颜元思想演变及其学说宗旨     节  思想演变历程     第二节  “以事功为首”之学 第三章  颜元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担当精神     节  “以学术杀人”的祸害     第二节  “儒名释实”的宋明理学     第三节  “担当世道”精神的张扬 第四章  颜元的哲学思想     节  “二气四德”的宇宙观     第二节  “习行”的认识论     第三节  人性论     第四节  “真情至性”的“人欲” 第五章  颜元的经济、军事与政治思想     节  富国安民的“均田”     第二节  兵农合一     第三节  废科举  行征举     第四节  恢复“封建”  分权而治     第五节  “以我易天下”的宏大抱负 第六章  颜元的教育思想     节  对理学教育的批判     第二节  习动与习行的教育方法     第三节  因材施教     第四节  “六艺之教”     第五节  崇圣情结与培养目标 第七章  李塨的生平、著作及其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节  李塨的生平     第二节  李塨著作概述     第三节  李塨对宋明理学的批判 第八章  李塨的宇宙观与倡导实学     节  理气合一的宇宙观     第二节  批今复古倡实学 第九章  李塨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教育思想     节  行“仁政”,以趋“王道”     第二节  “天下农分天下田”     第三节  “兵寓于农”     第四节  注重儿童教育 第十章  颜李学派的传播:高徒胜过名师     节  颜元所作的努力     第二节  李塨在传播上的贡献     第三节  颜元与李塨个性的差异     第四节  日谱与颜李之学的传播 第十一章  颜李学派在清代的流传与影响     节  毁誉不一     第二节  影响所及(上)     第三节  影响所及(下) 第十二章  颜李学派在近代的回应及其文化增殖(上)     节  颜李学派的重光     第二节  众说纷纭的颜李学派     第三节  国粹派对颜李学派的弘扬     第四节  刘师培与章太炎对颜李之学的发挥与诠释 第十三章  颜李学派在近代的回应及其文化增殖(下)     节  频受青睐的颜李学派     第二节  梁启超与胡适对颜李之学的新阐发     第三节  古今中西之争中的文化增殖     第四节  徐世昌对颜李学派的推崇 第十四章  李石曾沟通中西、力行颜李之学的“求实精神”     节  李石曾与颜李之学     第二节  李石曾“种豆得瓜”式的伟大贡献 第十五章  颜李学派评议     节  颜李学派的精神特质     第二节  颜李学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三节  颜李学派的“众生相”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