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关系可以是具体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也可以是人这一认知主体运用其想象能力、隐喻能力、识解能力和特定认知机制所构想出的视觉上或心理上的空间关系。具体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叫作现实空间关系,认知主体所构想出的视觉上或心理上的空间关系叫作隐喻性空间关系。具而言之,所谓隐喻性空间关系,就是认知主体所构想出的虚构性位移事件、抽象性空间方位关系和抽象性位移事件中两个相关实体之间的视觉上或心理上的空间关系。本书是对隐喻性空间关系及其语言编码的认知对比研究,提出了各种隐喻性空间关系得以形成的认知机制及其限制条件,指出了隐喻性空间关系所具有的人之主体性印记和强主观性特征,对比探讨了英语和汉语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构成方式和限制条件,揭示了英语和汉语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共性和个性,阐释了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所体现出的现实、人和语言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拓宽了空间关系构式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