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古称为“车里”“彻里”等。公元1180年,帕雅真建立“景龙金殿国”后,西双版纳进入封建社会,据《中国少数民族大辞典》沿袭了41代召片领(土司),直到1956年宣告废除。从1180年至今,景洪都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傣语分为四个方言:西双版纳方言、德宏方言、金平方言、红金方言。西双版纳方言除在西双版纳境内使用外,孟连、澜沧、普洱、江城等地及国外自称“傣泐”的傣族也使用这一方言。景洪是西双版纳方言的标准音点。由于政治、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景洪傣语已成为西双版纳傣族的通用语。由于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自称“傣泐”,所以这一地区的傣语称为“傣泐语”。傣泐语内部也有差异,可细分为三个土语:以景洪为代表的土语,通行于景洪、勐龙、勐捧、勐罕、勐养、易武、勐旺南部等地区;以勐遮为代表的土语,通行于勐遮、勐海、勐混、勐往等地;以景董为代表的土语,通行于景董、勐旺(除南部外)、勐养北部等地。在这三种土语中,景洪傣语通行范围非常广,非常具有代表性。景洪土语、勐遮土语、景董土语之间可以相互通话,有口音的差别,少数词汇差别明显。西双版纳傣语不仅是当地傣族共同使用的语言,也曾是布朗族的兼用语。布朗族跟傣族一样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过去布朗族男孩也要到佛寺里出家学习傣文经书,现在的布朗族老年男性大多还能流利地使用傣语。实行现代教育后,布朗族转而兼用汉语,兼用傣语的人减少了。西双版纳傣族有拼写自己语言的新老两套文字。老傣文创制于1227年,有56个字母,其中辅音48个,元音8个。元音符号变体很多,与辅音的拼合也多有限制。还有4个声调符号。老傣文至今在村寨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用老傣文记录的古籍文献十分丰富。1955年发布的新傣文是在老傣文的基础上改进的,辅音、元音符号及数目与老傣文有所不同。主要在城镇和机关单位使用。新老傣文都可以准确地记录傣语。老一辈懂傣文的人很多,年轻人懂傣文的人较少。现在在乡镇、县、州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村寨里的有识之士联合佛寺、村委会,一起进行新、老傣文的普及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景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傣族之间进行交际的时候用傣语,与其他民族交际的时候转用当地的云南汉语方言,年轻人也常常使用普通话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近几十年来,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改善、经济的发展,景洪傣语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大量使用现代汉语借词。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会云南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在日常交际中往往根据语境的需要交替使用傣语和汉语。傣族跟其他民族通婚后的下一代,大多都不再说傣语,这种情况在城镇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