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导言
一 研究背景
(一)市场转型对传统老行当的冲击
(二)新形势下的稳就业与地摊经济
(三)现代性下养生保健产业兴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工具和理论分析框架
(一)常人方法学
(二)场域一惯习
(三)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四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访谈法
五 研究者身份
六 篇章结构与写作逻辑
第二章 传统老行当与街头从业者
一 中国传统民间老行当
(一)作为社会底层的民间行当从业者
(二)老行当从业者的行业神崇拜
(三)地方性知识与区域性特色文化
(四)现代性视域下的手艺传承
二 中国城市街头从业者
(一)街角劳力
(二)街头摊贩
(三)其他街角群体
三 国外城市街头摊贩
(一)街头摊贩的生存境况
(二)街头摊贩的生存策略
四 文献述评
(一)“社会转型”的研究视域
(二)“深度在场”的研究者身份
(三)“自成一格”的生存逻辑诉说
第三章 修脚: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头老行当
一 修脚行当的由来与技术特点
二 修脚派系与分类
(一)河北派
(二)山东派
(三)江苏派
三 修脚行业神
四 修脚与澡堂
五 修脚工身份地位的流变
(一)“下九流”:传统社会“污名化”的职业标签
(二)对君坐:修脚工身份地位的另一种解读
(三)“修脚工人”:计划经济时期修脚工身份地位的变革
(四)当下社会街头修脚工的生存处境
六 山城街头修脚的生成与历史
第四章 山城街头修脚工的群体特征与修脚过程
一 涪陵区概况
(一)区域位置与历史沿革
(二)小山城的日常生活
二 山城街头修脚工群像
(一)空间分布
(二)群体特征
三 街头修脚深描
(一)修脚工具简介
(二)修脚摊位选择
(三)修脚过程描述
四 参照群体选择
五 小结
第五章 修脚工的街头生活叙事
一 刻板印象:难以更改的底边职业标签
二 自由的工作时间:兼顾家庭责任
三 城管来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四 顾客关系维护:理想与现实的区隔
五 技艺获得:多元化的技能形成模式
六 城市漂泊者:无处安放的个体身份
七 群体内的分层与互动
(一)群内分层
(二)生意争夺
(三)手艺传授
(四)情感互助
八 小结
第六章 修脚工的街头身体实践
一 修脚工的街头生存策略
(一)场域利用:一种自我权利的表达
(二)修脚惯习:行业套路与实践规则
(三)弱者武器:捍卫经济收入的重要手段
二 工作中的自我实现:在底边社会中寻找自我价值
(一)职业声望:评判个人身份地位高低的作用式微
(二)养家糊口:一种现实主义理性
(三)参照群体:在比较中寻求自我安慰
(四)反规训:对工作自由的向往
三 小结
第七章 现代性与传统行当的碰撞
一 个体修脚店:街头修脚的现代表现形式
(一)劳动过程:生活与工作互嵌
(二)个体修脚店的经营困境
(三)正规与不正规:修脚店的“污名化”
二 连锁修脚店:标准化、统一化的服务生产
(一)ZYY专业修脚房
(二)连锁修脚店里的修脚技师
(三)印象管理
三 街头小生意的生命力
(一)街头修脚存在的动力机制
(二)街头修脚的优势与劣势
(三)注定消失的街头老行当
四 小结
第八章 回归生活世界:底边职业群体研究
一 街头修脚:理解地方文化的一个文本
二 街头修脚工的自我认同建构
(一)经济因素:满足收入预期,获得生存保障
(二)劳动因素:工作时间自由,逃避纪律规训
(三)他者因素:选择参考群体,寻求自我安慰
(四)自我因素:清晰的自我认知,合理的自我期待
(五)街头公共空间与再社会化
(六)性别分工与主体性建构
三 底边职业群体的自我认同与社会治理
四 底边职业群体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直面底边职业群体的结构性怨恨
(二)关注底边职业群体苦难的网络言说
(三)加强底边职业群体的系统性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街头修脚工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访谈对象信息表
附录三 修脚店修脚服务细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