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研究问题
第四节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节教学创新素养研究
第三节教学创新素养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本书的理论基础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
第一节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
第二节研究的概念框架
第三节研究对象的选择与抽样
第四节研究资料的收集
第五节研究资料的分析策略
第六节研究资料的三级编码
第七节研究质量的检测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过程
第一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环境
第二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阶段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教学素养
第二节职业素养
第三节信息素养
第四节融通素养
第五节学习素养
第六节个人特质
第七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要素模型
第八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第一节形成大国工匠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形成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
第三节形成“理”“实”“虚”相结合的教学资源
第四节形成全面系统的教学评价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与提升路径
第一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
第二节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提升路径
第三节研究的不足与创新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三课堂观察提纲
附录四研究知情同意书
附录五接触摘要单(示例)
参考文献
图目录
图 3-1本书的基本思路
图 3-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研究的概念框架
图 3-3实地观察情况
图 3-4NVivo 11在编码过程中的使用
图 3-5教案开放编码(局部示例)
图 3-6T2-V1和T3-V1课堂教学开放编码(局部示例)
图 3-7开放编码
图 3-8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发展模型M1
图 3-9主轴编码
图 3-10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模型M2
图 3-11资料收集与分析的过程
图 4-1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等培训的比例
图 4-2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等培训的次数
图 4-3高职院校教师面对信息化教学创新阻碍时的情绪表达
图 4-4T1教师团队的第一期MOOC建设
图 4-5T1教师团队的第二期MOOC建设
图 5-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中的教学设计
图 5-2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创意来源与教学创新理念
图 5-3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模型
图 6-1高职院校教师教案示例
图 6-2A1教案教学流程部分示例
图 6-3课后阶段学生拓展活动示例
图 6-4教学模式的嵌套使用
图 6-5乡村康养庭院设计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
图 6-6T2教师团队建设的教学资源库
图 6-7多个维度的教学评价(T7教师)
图 6-8总体绿地设计教学目标的重新转换
图 6-9体现“匠魂”的质性评价资料
图 6-10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实践表征
图 7-1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素养的养成模型
图 7-2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菱形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