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想象大学的学习》关注的主题可追溯到作者在北京大学以及哈佛大学十余年的求学生涯:大学何以存在?大学如何传授知识?大学如何改变学生?上述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之后的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值得思考、关注与探讨。美俄等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到普及化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了17年。这种跨越式发展令人瞩目,扎根于本土国情的人才培养实践值得进一步凝练,培养质量、就业压力等隐忧也不容忽视。作者前期积累近五年对全国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分析,加入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之后聚焦到本科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以及能力提升,尤其是通过抽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用数据说话,为我国本科培养模式的探索提供有力的实证依据。本书的数据分析基于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高教所课题组对全国本科教与学(China College Teaching & Learning, 简称CCTL)的调研,聚焦自主招生、本科生科研等高影响力活动、毕业之后的职业预期等影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构建并拓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选取的案例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佛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新动向以及欧文工学院、密涅瓦大学等新型大学的本科培养创新,这些生动案例更能激发读者对未来大学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