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创业教育源于1989年11月27日到12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提出了21世纪的教育应发给学生三本“教育护照”的新观点:本是“学术护照”,第二本是“职业护照”,第三本是证明一个人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创业护照”。当前,创新创业如火如荼,高校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深入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本书作者在生态哲学理论、教育生态系统理论、三螺旋创业模型理论、蒂蒙斯创业理论等的指导下,运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阐释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前提,分析了生态与高校创业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创业教育的“三类认知”,论证了学科借鉴的可行性与风险性,明确了创业教育生态分析的前提条件与特定价值。在对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各功能要素实施现状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描述了生态失衡的问题表征,分析了此问题背后的根源。在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 基础上,作者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探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本书拟引入生态哲学和教育生态系统等理论为指导,将生态学的思维和方法运用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用生态视域认知和审视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教育各要素进行生态学分析,对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特征、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为改进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种种生态失衡现状、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提供一种思维和方法论的转型尝试,为创业教育的学科化发展提供一种研究范式,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型有效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