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笔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干部选拔任用中的‘逆淘汰’现象及其治理研究”(17CZZ028)结项研究报告和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22年6月)的基础上精简而成。本书在干部体制、党政体制及至党领导国家发展的广义政治逻辑中展开,将中观意义上的干部结构状况视为影响干部体制韧性、党政体制运行以及政党治理成效的重要自变量,而着重探析这个中观理论链条中的中间变量——干部结构转换机制。在认识论意义上,干部结构被视为一个面向外部党政体制和内部队伍建设的结构化存在:一方面,它是支撑党政体制权力运作的中枢结构;另一方面,它是支撑干部队伍能力形成和能动性发挥的核心结构。在实在论意义上,干部结构可依据政策要求划分为政治标准、年龄阶梯、知识构成、能力导向、行为作风等五大维度。在当代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叙事背景下,干部结构转换实际上是通过身份意义上的干部“进出”、职级意义上的干部“上下”与职权意义上的岗位“虚实”调整来实现的,它不仅限于单一的干部人事制度环节,而且与干部选任、管理和培养三大制度环节相衔接、相融合。对此,本书主要从干部淘汰与逆淘汰的视角探析干部结构转换机制的运作,并将二者分别视为干部结构转换的规范支撑和非预期断裂。从制度变迁的视角考察,干部淘汰机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干部制度变革而逐渐构建起来的,其功能主要是为实现干部选任过程中的“选贤任能”目标及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干部结构转换提供规范性支撑。在干部人事制度的变迁历程中,当代中国的干部淘汰机制形成了竞争型、考评型和过失型三大制度类型,虽不断发挥着系统性的制度优势,但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本书从完善干部淘汰机制构建的基础性制度、相关性要件以及推动全社会关于干部淘汰的认知变革的角度提出了尝试性的改进方向。然而,在干部淘汰的制度过程中,还存在一种非预期现象,即干部逆淘汰。本书认为在当代中国的党政体制中,一些机关内伴随选人用人过程而发生的逆淘汰已经成为“正常”现象,甚至一些生成逆淘汰的潜规则行为已然演化为“寄生于正式制度的非正式行为”。无论干部逆淘汰现象有多复杂,它都是组织环境的产物,在受到特定历史传统的路径依赖影响之外,还存在一以贯之的制度逻辑。本书将逆淘汰现象的本质结构界定为组织权力主导下的“权力共谋”,并提出它是结构性的“科层失灵”和过程性的“关系”裹挟共同作用的结果。干部逆淘汰的发生有着路径依赖式的历史根源,也有着看似规范的组织制度基础,它造成的事实就是导致干部结构转换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遏制逆淘汰首先需要明确使命型政党治理的整体主义路径,即基于使命型政党的类型化特征,充分发挥其理想信念引领功能、自我革命功能以及党内法规制度约束功能;其次还需要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着力逆转“科层失灵”、破除“关系”裹挟。最后,本书回到更广阔的政治结构场景,就推动党领导国家发展的广义政治逻辑提出两个关联性的理论发展方向:一是可拓展探讨干部结构转换机制与干部体制韧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尝试提出更为丰富的干部体制韧性维度;二是拓展干部结构与宏观政治逻辑相联系的中间机制解释,可尝试由政治体制能力概念延展开去。相比于中微观层面的干部淘汰和逆淘汰机制,以干部结构转换、干部体制韧性、政治体制能力乃至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为线索的宏大叙事将成为这项未竟研究进一步拓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