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道家的开山之作,传说是春秋时期楚国人老子所著。全书分两部分,五千字左右,语言简洁精练,采用韵语的手法进行创作,极富诗意。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dān),我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被道家奉为宗师。孔子曾向老子询问关于“礼”的一些问题。周室衰落之后,老子便辞官入函谷关隐居,应函谷关令尹喜的请求,写下了这部《老子》,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老子》在先秦时期已广泛流传,先秦诸子在自己的作品中经常引用《老子》中的话,并在思想观点上也受到老子的影响。东汉末年道教创立,《老子》被奉为道教的经典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玄学、道教非常兴盛,研读《老子》成为当时的风气。李唐王朝将道教奉为国教,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地位较儒家更为尊贵。唐朝以后,研究《老子》的人越来越多,不论出身贵贱,都将《老子》中的哲思奉为自己的人生修养准则。《老子》中蕴藏的人生哲理以及智慧,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摘选了《老子》中部分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现实意义、尤其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所裨益的章节,希望能对孩子们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