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华编二四三)收录《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九—卷一一〇。《鹤山集》为南宋大儒魏了翁的文集,本册包括跋、启、神道碑、墓志铭、记文、策问、长短句、祝文、《周礼折中》等。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嘉定中,魏了翁曾上奏朝廷为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请谥,获朝廷诏可。解官期间,他筑室白鹤山下为鹤山书院,著书立说,授徒传道,人称鹤山先生。魏了翁博极群书,推崇理学,反对佛老学说。他师承朱熹学派的学术思想,后又受陆九渊派学说影响,终至“折衷朱陆”,将两派学说融会变通,转到以心学为主的立场,终成一家之言。他认为“心即天,心即理”,主张“尽心以求诸理”,借此以“端正人心”,为革除时弊,谋求改良服务。同时,他在易学、诗学等方面也有独特的成就。了翁诗文造诣很深,少时即善属文,能诗词。其为文深衍宏畅,豪赡健雅;其词语义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谓了翁研思经术,其文根柢纯正,而纡馀宕折,出于自然,无江湖遊士叫嚣狂躁之气,亦无讲学诸儒空疏迂腐之习。《鹤山集》在宋代即屡经刊刻,广为流传。淳佑间分别有姑苏本与温阳本问世,但至明清时,两本均已不存。南宋开庆间另有成都刻本,此本是在姑苏本与温阳本基础上进行校勘加工并增举文、策问、书札、《周礼折中》等内容而成,共一百一十卷。此本后有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手跋,今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此本为世间孤本,弥足珍贵,曾收入《四部丛刊初编》,此次校点,即以之为底本,校以明安国铜活字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校点者为张全明先生。《儒藏》(精华编)在中国古籍编纂史上首次将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及海外文献萃为一编,并全面整理。传世文献收录先秦至清末有代表性的、重要的儒家经典和反映儒家思想、体现儒家经世做人原则的典籍。出土文献主要收录近代以来出土的儒学典籍。海外文献则收录日、韩、越三国存世的重要儒学文献。采用能代表儒家学术观的传统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按部、类、属进行分类(出土文献另列)。整理工作包括对收录的文献进行版本研究、校勘、标点及撰写校点说明等。《儒藏》精华编以标点加校勘记的形式进行整理,以繁体竖排排印本的形式出版,不仅收录历史上传世的儒家经典文献,也收录重要出土文献,并制成电子文本进行全文检索。同时,《儒藏》精华編还收录了域外的重要典籍,编为日本编、韩国编、越南编。《儒藏》精华編共2.3亿字,339册,是一次对儒家经典文献的重要汇编和整理。